
【經】 turnover of plant and equipment
廠房和設備周轉率(Plant and Equipment Turnover Ratio)是衡量企業固定資産使用效率的核心財務指标,其定義為:企業在一定期間内,利用廠房、機械等生産性固定資産創造銷售收入的能力。該指标的計算公式為: $$ text{廠房和設備周轉率} = frac{text{銷售收入}}{text{平均廠房和設備淨值}} $$ 其中,“平均廠房和設備淨值”通常取會計期間期初與期末淨值的算術平均值。
從管理會計角度,該比率反映了兩個關鍵維度:(1)資産配置合理性,高周轉率表明企業有效利用固定資産支撐業務擴張,例如特斯拉2021年上海超級工廠的設備周轉率達4.8次,顯著高于行業平均的3.2次(數據來源: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全球制造業效能報告》);(2)技術更新速度,過低的周轉率可能提示設備老化或産能閑置,如傳統鋼鐵企業該指标常低于2.0次。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第16號強調,該指标應結合折舊政策進行縱向對比。例如采用加速折舊法的企業,其設備淨值下降更快,可能導緻周轉率虛高。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建議企業至少每三年重新評估固定資産使用狀态,作為該比率的修正依據。哈佛商學院案例研究顯示,優化該指标通常需要同步改進生産流程(通過精益管理)和資産結構(通過設備租賃等輕資産策略)。
廠房和設備周轉率是衡量企業固定資産使用效率的核心指标,主要用于評估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産在創造收入方面的效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指标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通過固定資産(如廠房、設備)創造的營業收入比例。數值越高,說明固定資産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越好。
核心公式
[
text{固定資産周轉率} = frac{text{營業收入}}{text{平均固定資産淨值}}
]
其中,平均固定資産淨值 =(期初淨值 + 期末淨值)÷ 2。
衍生指标
效率評估
若該比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表明企業能高效利用廠房設備創造收入;反之則可能存在資産閑置或管理問題。
運營決策參考
通過對比曆史數據或同行指标,企業可優化固定資産投資策略,例如決定是否擴建廠房或更新設備。
假設A、B兩家工廠均投入1000萬元購置設備,年度營收分别為5000萬元和3000萬元。則:
注:如需具體行業對比數據,可參考權威財務數據庫或上市公司年報。
氨解作用本地中心局本質半導體編碼手冊腸套疊懲罰性損害賠償儲存區單獨調整糞鹽各自保留不同意見工商業聯合會國會女議員環境試驗設備幻視器互補的生産要素霍夫曼氏滴劑鏡象體的老化時間漏洩功率腦本身的濃堿貯槽氣泵熱含量任性的散列編碼關鍵字上皮腺數據收集中心髓細胞的天藍同面集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