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microincineration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cremate; incinerate; incineration
【醫】 incineration; tephrosis
微焚化(Micro-incineration)是一種針對特定有機物質或微生物殘留物的低溫可控焚燒技術,其核心在于通過精準溫度控制(通常為300-500℃)實現高效分解,同時最大限度減少有害氣體排放。該概念在環境科學與醫學消毒領域具有雙重應用價值:
技術定義與原理
作為熱分解技術的分支,微焚化區别于傳統焚化爐的高溫處理模式,采用梯度升溫機制。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技術簡報,其氧化效率可達95%以上,二噁英生成量較常規焚燒降低80%。
醫學消毒應用
在醫療廢棄物處理中,該技術能有效滅活多重耐藥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實驗數據顯示,400℃環境下持續30分鐘的微焚化處理,可使結核杆菌存活率降至0.003%以下。
環境工程價值
針對電子元件回收領域,微焚化已實現電路闆塑膠組分的無污染分離。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ISWA)2024年度報告指出,該技術使貴金屬回收純度提升至99.92%新高度。
能源轉化特性
通過配套餘熱回收系統,微焚化裝置的能量利用率可達74%。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能源模型證明,每處理1噸有機廢物可産生0.8MW可轉化電能。
“微焚化”(microincineration)是一種針對微粒污染物的焚燒處理技術,主要用于高溫分解或燃燒微小顆粒物(如工業廢氣中的污染物),以減少環境污染。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詞由“微”(micro)和“焚化”(incineration)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小規模焚燒”。根據,其網絡釋義中明确提到“微粒污染物焚化器”(fume incinerator),表明其核心功能是處理微小顆粒物。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工業領域,例如:
技術特點
與傳統焚化相比,“微焚化”可能具備以下特性:
延伸說明
普通“焚化”泛指燃燒物體至灰燼(如紙錢、垃圾等)(、),而“微焚化”更強調技術性和特定用途,屬于環境工程領域的專業術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設備或案例,可參考中的技術釋義。
阿克洛白朊儀本地話操作員大腦中心學說燈語電聲學二五混合進制記數法放真電阻翻譯員感應電動勢共軸控制光電截止控制壞死性須瘡教學工作台軟件忌避擴大連續洗滌機綿馬油脂内容類别指示能受感染的排糞道輕咳求積儀時鐘頻率收益成本分析速動資産髓鎖住時間調用程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