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突尾牛蜱英文解釋翻譯、突尾牛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audatus Boophilus

分詞翻譯:

突的英語翻譯:

dash forward; projecting; sticking out; sudden
【醫】 mucro; papillae; process; Processus; umbo

尾的英語翻譯:

end; remnant; tail; trail
【化】 tail end
【醫】 cauda; caudae; tail

牛蜱的英語翻譯:

【醫】 cattle tick

專業解析

突尾牛蜱(Rhipicephalus appendiculatus)是硬蜱科(Ixodidae)中一種重要的寄生性節肢動物,廣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其英文名稱為"Brown ear tick",得名于成蟲偏好寄生于牛、羚羊等反刍動物的耳部及頭部區域。該物種具有以下特征:

  1. 形态特征 成年雌性體長約3.5-4.5毫米,吸血後體長可達12毫米,體色呈紅棕色。口器基節寬短,盾闆邊緣有顯著的網狀紋路,後側緣凹陷形成獨特"凹槽狀"結構,這是其區别于近緣種的關鍵識别特征。

  2. 生态分布 主要栖息于熱帶稀樹草原生态系統,最適生存溫度25-30℃,相對濕度70-85%。地理分布與東海岸熱(East Coast fever)疫區高度重合,該病由原生動物Theileria parva引發,突尾牛蜱是其最主要傳播媒介。

  3. 生命周期 經曆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完成一代約需3-6個月。雌蜱單次産卵量可達8000粒,孵化後的幼蟲具有趨光性,通過"聚集等待"策略附着宿主。

  4. 經濟影響 作為非洲牛群緻死率最高的蜱傳疾病載體,每年造成超過3億美元畜牧業經濟損失。其唾液中含有免疫抑制成分,可引發宿主貧血和繼發感染。

該物種分類學信息在《動物寄生蟲學志》(2020修訂版)第8卷有系統記載,世界衛生組織媒介生物控制中心持續監測其抗藥性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突尾牛蜱”這一名稱在現有資料中未被直接提及,但結合“牛蜱”的屬性和“突尾”可能的形态特征,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牛蜱(屬蜱螨類蜱總科)是一種寄生性節肢動物,主要附着于牛等溫血動物體表吸血為生,俗稱“牛虱子”。其名稱中的“突尾”可能指某些種類尾部具有突出結構,但需注意這一特征并非所有牛蜱共有,可能為特定亞種或地方性俗稱。

2.形态特征

3.生态與危害

4.防治建議

“突尾牛蜱”可能是牛蜱類群中某一種的俗稱或形态描述,需結合具體分類學資料确認。其危害性和防治方法與一般牛蜱相似,重點在于防止吸血傳播疾病。如需更精準的生物學分類信息,建議查閱昆蟲學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貝格曼氏細胞被強制執行勞役以抵償罰金的人腸促胰島素膽汁内異質分泌附加非法的條件等于沒有附加構思障礙管理性數據處理過境證件簡單編輯膠凝材料機能增進的計數器溢出科特雷耳淨氣器跨度距離簾流林丹皿式發汗拟據為己有的占有剖面裂縫氣壓試驗色素形成商人殺錐蟲神經套管術神經原纖維事項隊列石油化學産品水楊酸膽堿完全變動成本韋利斯氏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