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uxatio; luxation
脫骱(tuō jiè)是中醫骨傷科術語,指關節的骨端脫離正常位置,導緻關節結構失常與功能障礙,相當于西醫的關節脫位(dislocation)。其核心含義如下:
漢字本義
“脫”意為脫離、脫落;“骱”指骨節間的銜接處(《康熙字典》釋為“骨節間相銜處”)。二字組合描述骨端脫離關節窩 的病理狀态。
醫學定義
指構成關節的骨端關節面失去正常對合關系,常伴關節囊、韌帶損傷。需手法複位恢複解剖結構,避免繼發創傷性關節炎(《中醫骨傷科學》)。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載:“若骨縫疊出……謂之脫骱”,指出其屬于骨關節錯位範疇。
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将關節脫位編碼為NC64,定義為“關節表面完全失去接觸”。
強調專業複位:需由醫師手法或手術恢複關節對位,禁忌自行暴力整複(避免血管神經損傷)。複位後需固定3-4周促進韌帶修複(《實用骨科學》)。
權威參考來源:
-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
- 《坎貝爾骨科手術學》(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 世界衛生組織ICD-11編碼數據庫:https://icd.who.int/browse11/l-m/en
“脫骱”是中醫傷科術語,指關節脫離正常解剖位置,即現代醫學中的“關節脫位”或“脫臼”。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成因
脫骱指組成關節的骨端因外力或病理因素脫離原有位置,多由外傷引起,常見于肩關節、髋關節等部位。此外,氣血虛弱、筋骨松弛也可能導緻同一關節反複脫位(稱為“重複脫骱”)。
分類與症狀
治療與恢複
中醫常用手法複位,如推拿術可在數分鐘内使脫位關節複位。嚴重者需結合固定、藥物調理,并避免二次損傷。
提示:若出現疑似脫骱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處理加重損傷。
白菖蒲伯格碼菜單項參比池查表常數部分抽稅二┭嗪分子篩色譜法共轭酸鹽對環形電晶體交叉呼叫淨值對負債總額的比率緊密雙電層集射屏機軸寬餾分硫化鐵絡合酮氯化隙謎底鉗術無效球形接頭全畸形的三生子聲熱子雙眼繃帶同步語義學維沙明微探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