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節英文解釋翻譯、退伍軍人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Veteran's Day
分詞翻譯:
退伍軍人的英語翻譯:
veteran
【法】 veteran
節的英語翻譯:
period; node; abridge; burl; chastity; knar; part; section
【化】 node
【醫】 article; mere; metamere; sectio; section; segment; segmentum
專業解析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是美國聯邦法定假日,旨在向所有在美國軍隊中服役過的退伍軍人(Veterans)表達敬意和感謝。其核心含義可從漢英詞典角度理解為:
-
節日定義與核心對象 (Definition & Honorees)
- 退伍軍人 (Veterans): 指所有曾在美軍任何軍種(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服役,并光榮退役的人員。區别于陣亡将士紀念日(Memorial Day)主要紀念陣亡者,退伍軍人節是向所有在世或已故的退伍軍人緻敬,尤其側重仍在世的退伍軍人。
- 節日 (Day/Holiday): 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公共假日,聯邦政府機構關閉,許多學校和商家也休息。其核心是“紀念”和“感謝”。
-
曆史淵源與日期意義 (Origin & Date Significance)
- 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點,協約國與德國籤署停戰協定,标志着“一戰”結束。次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宣布11月11日為第一個停戰紀念日(Armistice Day)。
- 1954年,在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争後,美國國會應退伍軍人組織請求,将“停戰紀念日”正式更名為“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以紀念所有戰争的退伍軍人。日期仍定為每年的11月11日,以保留其曆史意義。
-
文化内涵與紀念方式 (Cultural Significance & Observance)
- 感恩與敬意 (Gratitude & Honor): 節日的核心精神是表達國家對退伍軍人所作犧牲和貢獻的感謝與崇高敬意。
- 公衆參與 (Public Participation): 常見紀念活動包括:
- 官方儀式:在華盛頓特區阿靈頓國家公墓的無名戰士墓前舉行國家紀念儀式,總統或高級官員出席獻花圈。各地社區也會舉行遊行、紀念儀式。
- 懸挂國旗:民衆在家懸挂美國國旗。
- 默哀與鳴鐘:在11月11日上午11點進行全國性默哀,有時會伴隨鳴鐘。
- 社區服務與優惠:許多商家為退伍軍人提供免費餐食或折扣。
- 教育意義 (Educational Value): 學校和社會組織常借此機會向公衆,特别是年輕一代,宣傳退伍軍人的貢獻和服役的意義。
總結關鍵漢英對應:
- 退伍軍人節 = Veterans Day: 專有名詞,指美國每年11月11日的聯邦假日。
- 退伍軍人 = Veteran(s): 指所有曾在美軍服役并退役的人員(不限于戰争時期)。
- 紀念/緻敬 = To Honor / Commemorate: 節日的核心目的。
- 服務 = Service: 指在軍隊中的服役行為。
- 犧牲 = Sacrifice: 指退伍軍人為國服役所付出的個人代價(時間、健康、家庭生活等)。
- 停戰協定 = Armistice: 特指一戰結束時的停戰協議,是該節日的起源。
參考資料來源:
- 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 (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 Veterans Day 官方介紹:https://department.va.gov/veterans-day/ (關于節日定義、目的、紀念方式的核心權威信息)
-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 Veterans Day: History and Legislative History (或類似标題報告摘要/國會圖書館背景資料) (提供詳細的曆史演變和立法背景信息) 例如國會圖書館背景資料鍊接:https://www.loc.gov/item/today-in-history/november-11
- 史密森學會美國曆史國家博物館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或美國退伍軍人曆史項目 (Veterans History Project, Library of Congress) - 相關線上展覽或背景資料 (提供文化背景和紀念活動的社會視角) 例如退伍軍人曆史項目:https://www.loc.gov/vets/
網絡擴展解釋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是美國重要的全國性節日,旨在向所有服役過的軍人表達敬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起源與演變
- 該節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1918年11月11日,協約國與德國籤署停戰協定,結束一戰。1919年起,美國将這一天定為“停戰日”(Armistice Day)。
- 1954年,為紀念所有戰争中的退伍軍人,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籤署法案,将“停戰日”更名為“退伍軍人節”,範圍從紀念一戰擴大到全體退伍軍人。
2. 日期與性質
- 固定為每年11月11日,全國放假一天。
- 與英國、加拿大等國的“國殇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同源,但美國更強調對在世退伍軍人的緻敬。
3. 紀念活動
- 官方儀式:總統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敬獻花圈,各州舉行遊行、鳴鐘等活動。
- 民間參與:民衆佩戴象征犧牲的紅色虞美人花,學校組織教育活動,商家為退伍軍人提供優惠。
4. 與其他節日的區别
- 陣亡将士紀念日(5月最後一個周一):僅紀念戰死者。
- 退伍軍人節:涵蓋所有在世或已故退伍軍人,包括和平時期服役者。
補充說明
台灣地區将9月3日定為軍人節,與美國的退伍軍人節無直接關聯。中國大陸尚未設立同類全國性節日,但近年有相關讨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埃伯特氏線安全隙變頻單元到達口大西洋非貿易的外彙部門分支酸覆蓋表共行操作骨海耳布倫内氏股海豚油黑地換罐捏合機會計機構基本轉換項靜脈性壞疽可允許的可轉換股份螺旋泵米利根氏三色染劑普通非成本制度前列腺下外側面杓狀腺施特勞斯氏現象調查法通商航運銅條試驗外膜細胞僞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