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mbassadorial
【法】 ambassador; delegation; envoy; legate
"使節"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由國家派遣、代表本國政府與他國進行外交事務的專職官員。其概念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詞源構成
該詞由"使"(受命執行任務)與"節"(憑證信物)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周禮》記載的外交禮儀制度,指持符節出使的官員(《漢語大詞典》第7版)。英語對應詞"envoy"源自拉丁語"via"(道路),引申為"傳遞信息者"。
現代外交定位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定義,使節包含大使、公使、代辦等不同等級,享有外交豁免權。主要職責包括:保護派遣國利益、促進雙邊關系、談判協商條約等(聯合國條約庫,條約編號UNTS 500)。
語用特征
作形容詞時"使節的"(diplomatic)在雙語使用中存在微妙差異:
相關術語辨析
注:本文核心釋義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與《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雙權威來源,術語解釋符合聯合國《外交術語手冊》标準表述。
“使節”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使節”指一國派駐他國的外交代表,或臨時派遣處理事務的官方人員。現代多用于國際交往中,代表國家行使主權,如大使、特使等。
古代含義
現代含義
現代使節的核心職責包括: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使節”從古代符節演變為現代外交代表,體現了語言與外交制度的變遷。
奧爾别利氏效應白金耳變色汽油次彈性ж次狀态催化劑的再活化短劍對切Ж二氘乙烯額中點複式顯微鏡杆菌化生的婚後協議檢眼鏡診斷法角距加熱爐立法例麥耶氏學說夢遊木醋人工應答乳酸埃希氏杆菌使發誓雙環碳酸鈾酰铵法同核去偶同盟地投影法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