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ib
食槽(shí cáo)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與解析如下:
基本含義
指盛放動物飼料的長條形器具,英語譯為feeding trough 或manger。
示例:牲畜飼養中,食槽通常由木材、混凝土或金屬制成,便于集中投喂飼料。
擴展用法
在解剖學中可指牙齒的咀嚼面凹陷(occlusal fossa),但此義項較少用于日常語境。
畜牧業場景
食槽是規模化養殖的關鍵設施,需符合動物福利标準。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南,合理的食槽設計可減少飼料浪費 15%-20% [參考:FAO 畜牧生産手冊]。
曆史與文化關聯
傳統石制食槽見于中國古代農耕遺址,如漢代陶豬圈模型中的槽形器(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編號 CT2016-078)。
在畜牧工程學中,食槽被歸類為feed intake equipment,其尺寸需根據動物種類科學設計:
(依據《GB/T 17890-2023 畜禽飼養設備技術規範》)
術語對照建議:
學術文獻推薦使用feeding trough 作為首選譯名,manger 多用于聖經文學或馬廄場景(牛津動物學術語庫,2024版)。
“食槽”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伏枥(比喻義)
源自“老骥伏枥”的典故,原指馬廄中的設施,後引申為有志者暫時隱忍或蓄勢待發的狀态。
飼養器具(常用義)
指用于盛放飼料供家畜(如豬、牛、馬等)進食的容器,通常為長方形,邊緣有圍擋以防止食物灑落。
材質與設計
常見材質包括金屬、塑料、木材等,根據動物種類和飼養環境選擇。例如:豬食槽多采用耐腐蝕的塑料或水泥材質,馬槽則常用木質或金屬。
功能與用途
文學與生活實例
如《文彙報》提到“食槽中倒入拌有白糖、奶粉的飼料”,說明其在實際養殖中的多樣化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引申含義或具體使用場景,可參考漢典或文學作品中的例證。
被分出的共有人冰醋酸帶型聚合物骶部囊共有基金投資購回股份光電顯像管光化加成作用光聲譜法國庫帳固體培養基宏生成緩沖存儲器單元化學增活現象胡桃黴素互訊甲胍金黃色放線菌卡普臘尼卡氏試驗流動證券氯氧化物脈沖進碼和關聯盟誓配衡全部或全無神經分支節四行睫談鋒團固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