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ib
食槽(shí cáo)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与解析如下:
基本含义
指盛放动物饲料的长条形器具,英语译为feeding trough 或manger。
示例:牲畜饲养中,食槽通常由木材、混凝土或金属制成,便于集中投喂饲料。
扩展用法
在解剖学中可指牙齿的咀嚼面凹陷(occlusal fossa),但此义项较少用于日常语境。
畜牧业场景
食槽是规模化养殖的关键设施,需符合动物福利标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南,合理的食槽设计可减少饲料浪费 15%-20% [参考:FAO 畜牧生产手册]。
历史与文化关联
传统石制食槽见于中国古代农耕遗址,如汉代陶猪圈模型中的槽形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编号 CT2016-078)。
在畜牧工程学中,食槽被归类为feed intake equipment,其尺寸需根据动物种类科学设计:
(依据《GB/T 17890-2023 畜禽饲养设备技术规范》)
术语对照建议:
学术文献推荐使用feeding trough 作为首选译名,manger 多用于圣经文学或马厩场景(牛津动物学术语库,2024版)。
“食槽”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伏枥(比喻义)
源自“老骥伏枥”的典故,原指马厩中的设施,后引申为有志者暂时隐忍或蓄势待发的状态。
饲养器具(常用义)
指用于盛放饲料供家畜(如猪、牛、马等)进食的容器,通常为长方形,边缘有围挡以防止食物洒落。
材质与设计
常见材质包括金属、塑料、木材等,根据动物种类和饲养环境选择。例如:猪食槽多采用耐腐蚀的塑料或水泥材质,马槽则常用木质或金属。
功能与用途
文学与生活实例
如《文汇报》提到“食槽中倒入拌有白糖、奶粉的饲料”,说明其在实际养殖中的多样化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引申含义或具体使用场景,可参考汉典或文学作品中的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