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乳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raw milk,指直接從健康奶牛、山羊或其他哺乳動物乳房中擠出,未經任何加熱殺菌(如巴氏殺菌或超高溫滅菌)或加工處理的原生乳汁。其定義強調“未加工”和“未殺菌”的特性。
以下為詳細解釋及權威依據:
核心定義與特性
生乳 (raw milk) 是未經過熱處理(如巴氏殺菌)、均質化或其他加工步驟的乳汁。它保留了乳汁的天然狀态,包括原生乳脂肪球膜結構、天然酶(如脂肪酶、蛋白酶)以及部分對熱敏感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B族)。但同時也可能含有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包括潛在緻病菌)。
食品安全标準中的界定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 19301-2010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生乳》,生乳定義為:
“從符合國家有關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擠出的無任何成分改變的常乳。”
其中特别指出“産犢後七天的初乳、應用抗生素期間和休藥期間的乳汁、變質乳不得用作生乳”。該标準明确規定了生乳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如蛋白質、脂肪含量)及微生物限量(如菌落總數≤2,000,000 CFU/mL)。
與加工乳制品的區别
生乳區别于巴氏殺菌乳 (pasteurized milk) 和滅菌乳 (sterilized milk/UHT milk)。巴氏殺菌乳經低溫加熱(如72°C/15秒)殺滅緻病菌,保留部分營養;滅菌乳經超高溫處理(如135°C/2-4秒)實現商業無菌,保質期延長但部分熱敏營養素損失更大。
用途與風險提示
生乳需經加工方可安全飲用。直接食用未殺菌生乳存在感染布魯氏菌病、沙門氏菌病、李斯特菌病等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各國監管機構(如中國農業農村部、美國FDA、歐盟EFSA)均建議消費者飲用經殺菌處理的乳制品。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來源名稱可公開檢索驗證。)
“生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根據國家标準和行業規範,生乳指從符合要求的健康奶畜(如奶牛、山羊等)乳房中直接擠出,未經任何加工或成分改變的常乳。其特點包括:
在《禮記》等古籍中,“生乳”指生物孕育繁殖的過程,如漢代鄭玄注《禮記》時提到“生乳之時,重傷其類”,強調生物繁殖期的保護。
注意:日常讨論中“生乳”多指未加工乳制品,但因含天然微生物,需滅菌後才能安全飲用。相關标準可參考《GB19301-2010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生乳》。
胞鐵素變性囊腫操作可靠性常壓閃蒸塔醋磺己脲電動閥防己醇靈仿羊皮紙符號子句慣量張量哈姆雷特睑闆腺囊腫雞籠晶體管基級庫存物資收發簿裂變化學卵泡素過多的脈沖試樣和保持電路門廊名字作用域摩擦誤差内河泥紅菌素排序次序疲勞骨折屏面數據接口錢癬其他資産縮差外币資金情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