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不設防城市英文解釋翻譯、不設防城市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open and ndefended city

相關詞條:

1.unfortifiedcity  

分詞翻譯:

不的英語翻譯:

nay; no; non-; nope; not; without
【醫】 a-; non-; un-

設防的英語翻譯:

fortify; set up defences

城市的英語翻譯:

city
【法】 city; town

專業解析

不設防城市(bù shèfáng chéngshì)是一個國際法和軍事術語,指在戰争期間主動宣布或客觀上不存在任何軍事防禦設施、軍隊駐紮及軍事活動的城市。其核心含義在于該城市自願放棄軍事抵抗,以期避免戰火破壞,保護平民生命及文化遺産。根據《海牙公約》(Hague Conventions)的相關規定,此類城市應免受攻擊。

漢英詞典釋義與法律内涵

  1. 基本定義

    漢語中“不設防”指“不設置防禦工事”,對應英文"undefended" 或"open city"。例如,《現代漢語詞典》将其解釋為“無軍隊駐守、無防禦設施的城市”。英文法律文獻中常表述為:

    An open city is one that declares itself undefended, prohibiting military operations within its boundaries to prevent destruction.

  2. 國際法依據

    根據《海牙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1907)第25條,禁止攻擊或轟炸不設防的城鎮。這一原則在《日内瓦公約》附加議定書中進一步強化,要求沖突方區分軍事目标與民用物體。

  3. 曆史實例與權威來源

    • 二戰期間,巴黎于1940年由法國政府宣布為“不設防城市”(ville ouverte),德軍遂未進行轟炸即占領該城(來源: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羅馬在1944年同樣被德軍宣布為開放城市,以保護其曆史遺迹(來源: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核心特征

引用來源

  1. 《海牙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1907),第25條,國際紅十字會數據庫。
  2. 《1949年日内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1977),第59條,聯合國條約庫。
  3. "Open City"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3 Edition.
  4. "The Occupation of Rome" by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注:因部分來源無法提供有效鍊接,此處僅标注文獻名稱及出版機構,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不設防城市(Undefended City)是一個國際法和軍事術語,指在戰争期間主動放棄軍事防禦,并撤出軍隊及軍事設施的城市。該概念的核心是人道主義保護,旨在減少平民傷亡和文化遺産破壞。以下是具體解析:

定義與特征

  1. 主動撤防
    主權國家或軍事組織在面臨城市即将被占領時,主動宣布撤出所有駐軍,并拆除軍事設施。這種宣告通常基于國際法框架,要求敵方避免攻擊或破壞城市(如《海牙公約》相關條款)。

  2. 保護目标
    主要保護平民生命、曆史建築和文化遺産。例如二戰期間,法國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德軍未進行大規模轟炸即占領。

  3. 非抵抗原則
    理論上,宣布為不設防城市後,控制方需遵守不抵抗協議,但實際執行中存在争議。如1943年德國占領羅馬後宣稱其為“不設防城市”,實則通過政治手段控制,而意大利民衆仍組織抵抗運動。

曆史案例

争議與局限性

文化影響

這一概念在影視和文學中常被引用。例如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通過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了戰争背景下平民與抵抗者的困境。

總結來看,不設防城市是戰争倫理與國際法結合的産物,但其實際效果受政治、軍事等多重因素制約。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國際法條款,可參考《海牙公約》具體章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裡紐斯氏學說薄膜流通幹燥器不忍懲戒處分電穿孔電弧原子第一級多巴氨耳界切迹放射性核素發生器分析機固定申請書航海權黑索氏回恒流變壓器甲基茚三醇假意接來俱察勞損零空間頻青黴酸前後颠倒的瓊脂二糖事實上的法官實稅收費表銻砷錳礦未賦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