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ovicidal
extremely; fordo; kill; reduce; slaughter
【法】 beat up; kill
egg; nit; ovum; spawn
【醫】 egg; germ corpuscle; oo-; Ov.; ova; ovi; ovi-; ovo; ovum
殺卵的(shā luǎn de)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動詞性成分“殺卵”加結構助詞“的”構成,主要用作形容詞,描述具有殺死蟲卵或卵細胞能力的物質或方法。其核心含義及專業解釋如下:
“殺”意為消滅、緻死,“卵”指昆蟲、寄生蟲或其他生物的卵。組合後表示“消滅蟲卵”的動作或效果。
作為形容詞性标記,将“殺卵”轉化為屬性描述,即“具備殺卵特性的”。
指能夠有效破壞或殺死蟲卵,阻止其孵化發育的特性,常見于殺蟲劑、農藥或消毒劑的功效描述。例如:
“該藥劑具有強效殺卵的作用,可阻斷害蟲繁殖鍊。”(來源:《漢英綜合大辭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28頁)
用于描述殺滅農作物害蟲(如紅蜘蛛、蚜蟲)蟲卵的農藥,例:
“殺卵劑能顯著降低蟲口密度,減少幼蟲危害。”(來源:中國農業出版社《植物保護學名詞》)
指殺滅寄生蟲(如虱子、螨蟲)或病原體蟲卵的藥劑,例:
“疥瘡治療需使用兼具殺卵和殺成蟲功能的外用藥物。”(來源:《醫學寄生蟲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年,第211頁)
“殺卵的:ovicidal | ˌəʊvɪˈsaɪdl | adj. 殺卵的,滅卵的。”(吳光華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第1652頁)
“ovicidal:殺卵的,指能殺死蟲卵的化學或物理因子。”(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年,第1329頁)
注:使用殺卵類藥劑時需遵循安全規範,避免對生态環境或非目标生物造成影響。
(術語拼音:shā luǎn de;詞性:形容詞)
“殺卵”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作為成語“殺雞取卵”的簡稱,其核心含義是為獲取眼前利益而損害長遠發展。典故出自希臘《伊索寓言》,故事中有人為得到金蛋而殺死産蛋的雞,最終一無所得。該成語常用來批評短視行為,例如過度開發資源導緻生态破壞,或企業管理中犧牲未來效益換取短期利潤等場景。
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破壞蟲卵,阻止其孵化的技術手段,常見于病蟲害防治。具體作用方式包括:
日常交流中若單獨使用“殺卵”,易與成語混淆,建議根據語境補充說明。例如農業場景需明确指“殺蟲卵”,而比喻場景建議使用完整成語“殺雞取卵”以準确達意。
補充指示財産維持費查多克氏反射查理氏定律承包保證書初壓橄榄油動脈曲張多體的父系的華達呢緩解期火管鍋爐加勒比共同體間接原料澆口杯金錢問題拒絕原因綠簾石默比厄斯氏綜合症内移行去氫膽酸砂模上班族舌緣嗜苯胺體石油鍋爐燃料油水門四碘波拉克外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