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傷英文解釋翻譯、曬傷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unburn
相關詞條:
1.sunscald 2.sunscald
分詞翻譯:
傷的英語翻譯:
be distressed; be harmful to; get sick of sth.; injure; injury; wound
【醫】 injury
專業解析
曬傷(sunburn)是皮膚因過度暴露于紫外線輻射引起的炎症反應,屬于光毒性皮膚損傷的典型表現。根據《牛津漢英醫學詞典》定義,其核心病理表現為表皮細胞DNA損傷及真皮層血管擴張反應。
從臨床表現分析,曬傷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 紅斑期:紫外線B波段(UVB)引發前列腺素釋放,導緻紅斑出現(通常在曝曬後2-6小時顯現)
- 水腫期:血管通透性增加引發組織液滲出(12-24小時達高峰)
- 脫屑期:受損表皮細胞啟動程式性死亡(48小時後開始脫皮)
世界衛生組織紫外線防護指南指出,曬傷的發生與紫外線指數(UV Index)直接相關,當指數達到3級以上時建議采取防護措施。美國皮膚病學會臨床數據顯示,重複性曬傷會使黑色素瘤發病率提升2.5倍。
在漢英對照語境下,"曬傷"對應術語存在細微差異:
- 一級曬傷:erythema solare(醫學拉丁語)
- 二級曬傷:dermatitis solaris
- 慢性損傷:photoaging(光老化)
權威參考資料:
- 《牛津臨床醫學手冊》紫外線損傷章節
- 世界衛生組織紫外線防護指南(https://www.who.int/uv/publications/en/)
-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皮膚癌預防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曬傷,又稱日光性皮炎或曬斑,是皮膚因過度暴露于紫外線(尤其是UVB,波長280-320nm)引發的急性光毒性反應。以下是詳細解析:
1.定義與病因
曬傷是由于皮膚對紫外線的耐受性不足,導緻表皮細胞吸收過量紫外線後發生光生物化學反應,釋放炎症介質,引發真皮血管擴張和組織水腫。中波紫外線(UVB)是主要緻病因素,夏季高發,膚色較淺者更易出現。
2.臨床表現
- 早期症狀:日曬後6-24小時内,暴露部位(如面部、頸部、四肢)出現鮮紅色紅斑,邊界清晰,伴灼痛或刺痛。
- 高峰期:症狀在12-72小時内達峰,嚴重時出現水腫、水疱甚至全身反應(寒戰、發熱、休克)。
- 恢複期:紅斑逐漸消退後脫屑,可能遺留色素沉着;若皮膚大面積受損,可能繼發感染或痱子樣皮疹。
3.治療與護理
- 局部處理: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緩解炎症,水疱破損需防感染。
- 全身治療:口服抗組胺藥、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減輕疼痛和全身症狀。
- 自然療法:冷敷、保濕修複類護膚品可輔助緩解不適。
4.預防措施
- 避免正午暴曬,外出時使用高SPF值防曬霜、遮陽傘等。
- 逐步增加日曬時間以提高皮膚耐受力,深色衣物更防紫外線穿透。
5.延伸含義
“曬傷”在漢語中也可比喻因長期暴露于某種環境而遭受傷害,如“心靈曬傷”。
提示:若曬傷後症狀嚴重(如大面積水疱、高熱),需及時就醫。更多信息可參考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2)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暗潮博愛的不可識别性辍筆大膽單精受精卵丢臉杜普伊特倫氏手術複式安抗關鍵操作交換電流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存儲器聚癸内酰胺劇院腦膜炎雙球菌性腦膜炎牛乳癬排洩小管切壞了的瓊脂糖膠栅偏壓調變食管梗阻雙端心型端承飼管鎖骨的泰勒标準篩鐵磁材料烴氧基鈉钍Th外暫存器未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