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烷酸英文解釋翻譯、三十烷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elissic acid; myricyl acid; triacontanoic acid
【醫】 melissic acid
專業解析
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是直鍊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其分子式為C₃₀H₆₀O₂,CAS號為506-50-3。在漢英詞典中,它對應英文術語"Triacontanoic Acid"或别名"Melissic Acid"(蜜蠟酸),因其最早從蜂蠟中分離而得名。
該化合物的化學結構為末端含羧酸基團的長碳鍊,可表示為:
$$
text{CH}_3(text{CH}2){28}text{COOH}
$$
其物理特性包括高熔點(約93-95°C)和低水溶性,常見于天然蠟質中,如蜂蠟和棕榈蠟。
在應用層面,三十烷酸作為表面活性劑和增稠劑被用于化妝品工業,例如乳液配方和護膚品。同時,植物學研究指出,它在植物表皮蠟質層中具有抗蒸騰和抗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參考來源:
- 化學化工術語審定委員會《化學化工詞典》
- PubChem化合物數據庫(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Triacontanoic-Acid)
- 《天然産物化學》(科學出版社,2018)
網絡擴展解釋
三十烷酸(Melissic acid)是一種長鍊飽和脂肪酸,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1.化學結構
- 分子式:$text{C}{30}text{H}{60}text{O}_2$
- IUPAC名稱:三十酸(Triacontanoic acid)
- CAS號:506-50-3
- 别名:蜂花酸、三戊酸,因其存在于蜂蠟等天然蠟質中而得名。
2.物理性質
- 外觀:白色針狀結晶。
- 熔點:92-94°C,另一數據為93.6°C。
- 沸點:441.4°C(标準大氣壓)或299°C(0.5kPa低壓條件)。
-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熱乙醇、苯、二硫化碳和三氯甲烷。
3.化學性質
- 酸堿性:可與堿反應生成鹽(如提到的鉛鹽)。
- 反應特性:可發生酯化、氨(胺)化等羧酸典型反應。
4.來源與制備
- 天然來源:存在于小燭樹蠟、蜂蠟、褐煤蠟及部分植物和昆蟲蠟質中。
- 合成方法:通過三十烷醇(Triacontanol)氧化制得。
5.應用
- 科研領域:作為生化試劑用于生命科學研究。
- 工業用途:可能用于蠟質材料加工,但具體應用需結合進一步研究。
補充說明
不同文獻對熔點的微小差異可能源于測量條件或樣品純度差異。若需獲取完整物性數據或購買标準品,可參考、7提供的化工平台信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辦理改正估計半無腦畸胎胞内溶脹大城市當局電子通信二葉性囊胚方式無關分析費工夫分散鎖定規約服務處理機估量假白喉加合離子甲基脯氨酸奸詐的教會財産靜存儲器課程開發系統連二硫酸铯潦倒目标變量偶氮黃素傾斜測定儀确實報價審判地的訴訟原則受壓蒸餾釜數字方程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