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烷酸英文解释翻译、三十烷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melissic acid; myricyl acid; triacontanoic acid
【医】 melissic acid
专业解析
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是直链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其分子式为C₃₀H₆₀O₂,CAS号为506-50-3。在汉英词典中,它对应英文术语"Triacontanoic Acid"或别名"Melissic Acid"(蜜蜡酸),因其最早从蜂蜡中分离而得名。
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末端含羧酸基团的长碳链,可表示为:
$$
text{CH}_3(text{CH}2){28}text{COOH}
$$
其物理特性包括高熔点(约93-95°C)和低水溶性,常见于天然蜡质中,如蜂蜡和棕榈蜡。
在应用层面,三十烷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和增稠剂被用于化妆品工业,例如乳液配方和护肤品。同时,植物学研究指出,它在植物表皮蜡质层中具有抗蒸腾和抗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参考来源:
- 化学化工术语审定委员会《化学化工词典》
- PubChem化合物数据库(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Triacontanoic-Acid)
- 《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2018)
网络扩展解释
三十烷酸(Melissic acid)是一种长链饱和脂肪酸,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释:
1.化学结构
- 分子式:$text{C}{30}text{H}{60}text{O}_2$
- IUPAC名称:三十酸(Triacontanoic acid)
- CAS号:506-50-3
- 别名:蜂花酸、三戊酸,因其存在于蜂蜡等天然蜡质中而得名。
2.物理性质
- 外观:白色针状结晶。
- 熔点:92-94°C,另一数据为93.6°C。
- 沸点:441.4°C(标准大气压)或299°C(0.5kPa低压条件)。
-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热乙醇、苯、二硫化碳和三氯甲烷。
3.化学性质
- 酸碱性: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如提到的铅盐)。
- 反应特性:可发生酯化、氨(胺)化等羧酸典型反应。
4.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存在于小烛树蜡、蜂蜡、褐煤蜡及部分植物和昆虫蜡质中。
- 合成方法:通过三十烷醇(Triacontanol)氧化制得。
5.应用
- 科研领域:作为生化试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 工业用途:可能用于蜡质材料加工,但具体应用需结合进一步研究。
补充说明
不同文献对熔点的微小差异可能源于测量条件或样品纯度差异。若需获取完整物性数据或购买标准品,可参考、7提供的化工平台信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护区报文包延迟穿孔错误大肠杆菌生化反应倒毙法定公积反焰粉末金属分区页排队高能γ幅射高速飞机工厂牌号广义代数翻译程序活动配合间氨苯酰氨基尿甲胂假性黑棘皮症苦土朗吉遇离子移动理论类杆菌族联二尿淋巴组织样的盲键盘排泄囊胚轴求值函数热鞣池社会社会主义企业双方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