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and worked furnace; hand-rabbled furnace; hand-raked furnace
以下是關于"人工爐"的漢英詞典釋義及詳細解析:
人工爐(rén gōng lú)指通過人為控制燃料、溫度或電力運作的非自然加熱裝置,區别于自然形成的熱源(如地熱)。核心特征包含:
The steel plant uses artificial furnaces for smelting iron ore.
(鋼鐵廠使用人工爐熔煉鐵礦石)
Archaeologists discovered man-made furnaces from the Bronze Age.
(考古學家發現青銅時代的人工爐遺迹)
類型 | 溫度範圍 | 典型燃料 | 應用領域 |
---|---|---|---|
電弧爐 | 1,500-3,000℃ | 電能 | 特種合金冶煉 |
燃氣回熱爐 | 800-1,400℃ | 天然氣/液化氣 | 玻璃制造 |
電阻爐 | 200-1,600℃ | 電能 | 材料熱處理 |
如需具體爐型的技術參數或曆史演變資料,可提供進一步研究方向。
“人工爐”這一詞彙需要拆解為“人工”和“爐”兩部分理解。“爐”(拼音:lú)主要指用于取暖、烹饪或冶煉的器具設備,而“人工”則指人為制造或操作的行為。綜合來看,“人工爐”可解釋為由人工建造、控制或使用的爐具,具體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構成與功能
爐的核心功能是通過燃燒或加熱提供熱能,常見類型包括火爐、電爐、熔爐等。人工爐強調其人為設計制造的特性,區别于自然形成的火源。
字形與演變
“爐”為形聲字,部首為“火”,異體字包括“爐”“鑪”等。其本義為貯火器具,後擴展為多種用途的加熱設備。
傳統用途
如取暖用的火爐、烹饪用的竈爐,以及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壇的“垆”(與“爐”通假)。
工業與科技應用
現代人工爐涵蓋鍋爐、熔煉爐、實驗室電爐等,能源形式包括煤、燃氣、電力等。
成語“爐火純青”比喻技藝或學問達到極緻,源自古代冶煉時火焰呈純青色狀态。
“人工爐”泛指人為制造并控制的加熱設備,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類型與用途。若需更專業的定義(如工業術語),建議查閱工程或冶金領域資料。
伯洛克皮炎菜基化氧沉降圖打漿機裝料蛋黃球蛋白盜汗電離轉換器反平方定律沸騰範圍馮高溫濕強度國際标準時間寒風回贖期金剛沙凱-布二氏夾抗沉澱素秘本木蠟酰鞘氨醇批量庫存管理普通二進制碼起輝電勢輕打配合清算缺乏約困驅散人工屬籍類别輸入輸出裝置未計算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