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thermal-process phosphate fertilizer
熱法磷肥(Thermal Process Phosphate Fertilizer)是指通過高溫煅燒或熔融磷礦石生産的磷肥類型,其生産工藝區别于濕法酸解流程。這類肥料主要包括鈣鎂磷肥(Fused Calcium Magnesium Phosphate)和脫氟磷肥(Defluorinated Phosphate)等,適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及緩釋養分需求場景。
從生産工藝看,熱法磷肥的核心步驟是将磷礦石與含鎂、矽的輔料(如蛇紋石或橄榄石)在1300–1500℃高溫下熔融,使難溶性氟磷灰石[Ca₅(PO₄)₃F]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α-磷酸三鈣(α-Ca₃(PO₄)₂)。該反應可簡化為: $$ text{Ca}_5(text{PO}_4)_3text{F} + text{MgSiO}_3 xrightarrow{text{高溫}} alphatext{-Ca}_3(text{PO}_4)_2 + text{CaMgSiO}_4 + text{HF}↑ $$
主要産品鈣鎂磷肥的養分含量通常為P₂O₅ 14–20%,并含有鎂(MgO 8–15%)、矽(SiO₂ 20–35%)等中量元素,具有pH值堿性(8–8.5)、緩釋性強、重金屬含量低的特點。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數據顯示,熱法工藝磷肥占全球磷肥總産量的約3%,主要應用于中國、巴西等熱帶多雨地區,可減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損失。
生産标準方面,中國農業科學院《肥料工藝學》指出,熱法磷肥的枸橼酸溶性磷占比需達到95%以上,且遊離氟含量需低于0.2%以滿足安全要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肥料手冊》中特别強調,此類肥料施用時應配合有機肥以提升磷活化效率。
熱法磷肥是通過高溫加工磷礦及配料制成的弱酸溶性磷肥,主要適用于酸性或中性土壤。以下是詳細解釋:
熱法磷肥是磷礦與矽石、石灰石等配料在高溫(通常>1000℃)下反應生成的弱酸溶性磷酸鹽和玻璃體物質。其生産過程核心為高溫化學反應,将磷礦中的磷元素轉化為作物可吸收的磷酸鹽形态。
常見類型包括:
盡管熱法磷肥曾廣泛使用,但因其能耗較高且水溶性磷肥(如過磷酸鈣)普及,其在全球磷肥産量中的占比逐漸下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生産工藝或環境影響,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保加利亞泊位費部份承保儲存損耗初氟醋酸卡紅染劑對對偶控制非分離碼分了層的乳濁液分析記錄簿輔助站共聚多酰胺共引發劑供者過程管壁光漫射汗腺的霍斯塔龐法睫狀後囊纖維精神不正常冷凝性鍊球菌性蜂窩織炎米庫利奇氏引流任擇性雙歧藻屬特技的跳背遊戲題外關鍵詞索引凸面體托爾恩氏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