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ull addressing
【计】 full address; full-address
【计】 ADR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数字电路设计中,全地址寻址(Full Address Decoding) 是一种内存或外设访问技术,其核心在于CPU或主控制器通过地址总线的全部位宽唯一确定目标存储单元或寄存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与技术要点:
汉英术语对照
工作流程
0x2000_0000
)。对比其他寻址模式
寻址类型 | 地址线利用率 | 地址冲突风险 | 应用场景 |
---|---|---|---|
全地址寻址 | 100% | 无 | 复杂嵌入式系统 |
部分地址寻址 | 部分高位未使用 | 可能发生 | 简单微控制器系统 |
线性寻址 | 直接映射 | 依赖硬件设计 | 高速缓存控制 |
核心优势
典型应用场景
计算机体系结构经典著作
"全地址寻址要求译码逻辑覆盖所有地址位,确保每个存储单元拥有唯一地址。这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对维护内存一致性至关重要。"
—— David A. Patterson & John L. Hennessy,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Morgan Kaufmann, 第6版。
出版商链接(需访问权限)
行业标准规范
IEEE Std 1014-1987(VME总线标准)规定全地址译码为总线仲裁的基础机制,确保多主设备系统的可靠通信。
IEEE Xplore(标准文档需订阅)
技术白皮书
德州仪器(TI)在TMS320C6000 DSP手册中详述全地址寻址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必要性,避免DMA传输冲突。
TI官方文档(SPRU198J, 第5章)
以STM32F407微控制器连接1MB SRAM为例:
高位地址 A31-A26
输入CPLD译码器 → 生成SRAM片选信号 FSMC_NE1
。
低位地址 A25-A0
直接接入SRAM地址引脚,覆盖 $2^{26} = 64text{Mb}$ 空间。
A31-A26 = 0b001000
时仅选中该SRAM,其他地址范围分配给Flash或外设。关于“全地址寻址”的具体定义,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并未直接提及。不过结合“寻址”的基础概念及计算机领域相关背景,可进行如下解释和推测:
“寻址”在计算机领域指通过特定方式定位数据存储位置的过程。根据的描述,寻址是数据恢复和存储的核心技术,涉及磁头在存储介质(如硬盘)上精确找到目标扇区的操作。
完整地址访问
可能指直接通过完整的物理地址或逻辑地址访问存储单元,无需通过偏移量或间接计算。例如,在内存操作中直接使用绝对地址定位数据(类似“直接寻址”方式)。
覆盖全部地址空间
可能表示对某一存储设备(如硬盘、内存)的全部可用地址范围进行访问或管理,确保每个地址单元均可被唯一识别和操作。
与寻址模式相关
在指令集架构中,“全地址”可能指指令中直接包含完整的操作数地址,而非通过寄存器或索引间接获取(需结合具体技术文档进一步确认)。
由于搜索结果未明确提供“全地址寻址”的专业定义,以上内容基于“寻址”通用概念及计算机原理的合理推测。建议在实际技术场景中参考硬件手册或专业文献以获取精准解释。
保温板参比线圈长线驰名充油丁苯橡胶等外金属动态试验额极颚夹轧碎机非巴氨酯分组复归所有弗朗鼠李流浸膏海湾原油行引号护胸颊面充填器降解代谢产物静电感应类碱基物喷酸全部拥有的附属公司燃料甲醇燃烧段肉碱乳酰非那替汀三极管振荡器烧结坩埚缩合作用图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