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欺詐性挪用款項英文解釋翻譯、欺詐性挪用款項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fraudulent misuse of funds

分詞翻譯:

欺詐的英語翻譯:

cheat; fraud; humbug; swindle; trick
【經】 bad faith; false pretence; fraud

挪用的英語翻譯:

appropriation; divert; embezzle; embezzlement; misappropriate; peculate
【經】 appropriation; misappropriation; peculation

款項的英語翻譯:

a sum of money; fund
【法】 clause; sum

專業解析

欺詐性挪用款項(Fraudulent Misappropriation of Funds)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職務或信任關系,通過欺騙手段将他人或機構委托管理的資金轉移、使用或占為己有的違法行為。其核心特征包含欺騙性與資金挪用的雙重屬性,需滿足以下法律要件:


一、法律構成要件

  1. 行為主體

    通常為對資金負有管理職責的特定人員,如企業高管、財務人員、受托代理人等,或通過欺詐手段獲取資金控制權的第三方。

  2. 主觀故意

    行為人明知無權處分資金,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實施挪用,且伴隨欺騙手段(如僞造文件、虛假陳述)。

  3. 客觀行為

    • 欺騙性: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例如僞造交易合同、篡改賬目);
    • 挪用性:違反資金約定用途,擅自轉移、使用或侵占。
  4. 侵害客體

    雙重法益:既侵犯財産所有權(如企業/個人資金),也破壞金融管理秩序或委托信任關系。


二、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行為類型 關鍵特征 法律依據
欺詐性挪用款項 欺騙手段 + 挪用委托資金 《刑法》第266條(詐騙罪)
職務侵占 利用職務便利侵占本單位財物 《刑法》第271條
挪用資金罪 非占有目的,僅挪用後歸還 《刑法》第272條

注:欺詐性挪用若符合詐騙罪要件(如虛構身份騙取資金),可能按《刑法》第266條定罪;若主體為公職人員,則涉嫌貪污罪(《刑法》第382條)。


三、法律後果

根據《刑法》及司法解釋(法釋〔2011〕7號):


四、英譯術語解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張明楷《刑法學》(第6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解析詐騙罪與挪用類犯罪競合關系。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界定資金欺詐行為要件。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271、272條:罪名定義與量刑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及相關司法解釋,"欺詐性挪用款項"通常指向挪用資金罪的犯罪行為,其核心特征是通過職務便利非法轉移單位資金。具體構成要件和法律後果如下:

一、定義與構成要件

  1. 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若涉及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則可能按貪污罪論處。

  2. 行為特征

    • 利用職務便利:通過自身職權或工作條件擅自轉移資金。
    • 資金用途:
      • 歸個人使用或借貸他人,數額較大且超過3個月未歸還;
      • 用于營利活動或非法活動(如賭博、走私),數額較大即可定罪,無時間限制。
  3. 主觀意圖
    需具有故意挪用資金的意圖,且無合法授權或合理理由。

二、法律後果

三、與相關罪名的區别

提示:司法實踐中,“欺詐性”可能體現為僞造憑證、隱瞞資金去向等行為,但定罪仍以挪用資金罪的核心要件為準。具體案件需結合證據綜合判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詳的白色蠟狀葡萄球菌膀胱上凹苯酰牙子堿編碼切口財務交易草叉出漏子初值參數單一譜線電路二次風門高壓政治合格的近視眼的連續精制嗎哌利定每包數量青少年保險單囚犯勞動營閃蒸雙路幹燥器水平色層分析法水氣積貯梭形棒狀杆菌托闆打孔鑿微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