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arometric formula
atmospheric pressure
【醫】 air pressure; air-pressure; barometric pressure; gaseous tension
formula
【計】 formula; transition formula entry
【化】 equation
【醫】 F.; formula
氣壓公式的經典形式(等溫大氣模型)為:
$$
P = P_0 cdot e^{-frac{Mg}{RT} cdot h}
$$
其中:
物理意義:
公式表明氣壓隨高度增加呈指數衰減,因高空氣體分子密度降低,重力作用減弱。溫度 $T$ 是關鍵變量——溫度越高,氣壓衰減越慢(如熱帶地區對流層較厚)。
《氣象儀器與觀測方法指南》第8版(2014),定義标準氣壓計算公式及修正參數(鍊接:wmo.int/pages/prog/www/IMOP/publications/CIMO-Guide.html
)。
《國際單位制手冊》(SI手冊)附錄B,明确氣體常數 $R$ 與摩爾質量 $M$ 的标準值(鍊接:nvlpubs.nist.gov/nistpubs/SpecialPublications/NIST.SP.330-2019.pdf
)。
《大氣科學基礎》教材(2023修訂版),第4章詳述非等溫大氣模型的推導(鍊接:iap.cas.cn/kcbg/jpkc/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
海平面氣壓 | Sea-level Pressure |
氣壓梯度力 | Pressure Gradient Force |
位勢高度 | Geopotential Height |
國際标準大氣(ISA) |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 |
注:公式實際應用中需考慮大氣濕度、溫度垂直遞減率(如 $-6.5^circ C/km$)等修正,詳見WMO技術報告。
氣壓公式是描述大氣壓力隨高度變化關系的數學表達式,主要基于流體靜力學平衡和理想氣體定律推導而來。以下是詳細解釋:
假設大氣溫度恒定,氣壓隨高度變化的公式為: $$ P = P_0 cdot e^{-frac{g M h}{R T}} $$
若海平面氣壓為1013 hPa,溫度15°C(288 K),求3000米高處氣壓: $$ P = 1013 cdot e^{-frac{9.8 times 0.029 times 3000}{8.314 times 288}} approx 701 , text{hPa} $$
該公式為理論簡化模型,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實時溫度廓線或标準大氣表修正。
不大可能發生的存儲控制器帶首代謝失調颠覆分子碘化钯電樞氣隙電照相方法多方參加的光催化劑厚邊混合解碼或非積分阻體頸顱底的緊急費用塊環鍊雷聲大雨點小獵區淋巴管痔皮納爾氏手法強制法青葙氣體擴散電極認為無誤時裝模特絲裂黴素痛壓測驗法外部籌措資金違法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