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歧視性關稅英文解釋翻譯、歧視性關稅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discrimination duty

分詞翻譯:

歧視的英語翻譯:

discriminate against; play it low upon
【醫】 discrimination

關稅的英語翻譯:

custom duty; duty; tariff
【經】 customs; customs dues; customs duties; impost; tariff; trade barrier

專業解析

歧視性關稅(Discriminatory Tariff)是指一國針對特定國家或地區的進口商品征收的、高于普通關稅稅率的特殊關稅。這種關稅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差别待遇,即對不同的貿易夥伴實施不同的關稅标準,而非一視同仁。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特征

  1. 漢語釋義

    在中文語境中,“歧視性”強調“不公平對待”,指對特定國家商品征收高于一般稅率的關稅,構成貿易壁壘。例如,中國《對外貿易法》禁止任何形式的貿易歧視行為。

  2. 英語對應術語

    英文“Discriminatory Tariff”中:

    • Discriminatory 源于“discriminate”(區别對待),體現政策的不公平性;
    • Tariff 指關稅稅率,區别于配額等非關稅壁壘。

      該術語在WTO文件中常與“Most-Favored-Nation (MFN) Treatment”(最惠國待遇)對比,因後者要求成員國平等對待所有貿易夥伴。


二、常見形式與目的

  1. 報複性關稅(Retaliatory Tariff)

    針對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如傾銷)加征的懲罰性關稅。例如,美國曾依據“301條款”對中國商品加征歧視性關稅。

    參考來源:WTO《關于争端解決規則與程式的諒解》(DSU)第22條。

  2. 特惠關稅與反向歧視

    • 特惠關稅(如自貿協定中的優惠稅率)本質是“正向歧視”,但未被歸為“歧視性關稅”;
    • 反向歧視指對特定國家征收更高稅率,如歐盟對非成員國農産品設置的階梯關稅。

      參考來源:世界銀行《貿易政策報告》。


三、國際規則與合法性争議

根據WTO核心原則:


四、現實案例

2020年美中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約3700億美元商品加征7.5%–25%的額外關稅(高于其MFN稅率3%),被WTO專家組認定為違反MFN義務(案件DS543)。

參考來源:WTO争端解決案例DS543


歧視性關稅的本質是通過差别稅率破壞貿易公平,其合法性取決于是否符合WTO例外規則。理解該術語需結合國際貿易法框架,尤其關注“最惠國待遇”與“非歧視原則”的邊界。

網絡擴展解釋

歧視性關稅是指一國對特定國家或地區的進口商品征收高于正常稅率的關稅,其核心特征是通過差異化稅率實現保護本國産業、實施報複或應對不公平貿易行為等目的。以下是綜合解釋:

1.定義與特征

2.主要類型

3.實施目的

4.實際案例

歧視性關稅本質是貿易保護工具,其合法性受WTO規則約束,但實際執行中常引發貿易摩擦。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政策背景,可參考、4、7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裝焊縫冰凍保存法丙二酸丁乙酯赤海葵紅素發達法律信息分布極峰畸變複合誤差廣義變換估計皮重漢勒氏韌帶繪聲繪色貨物運輸局部連接序列聚二氘乙烯空段斂集濾層模棱兩可逆火惹柰氏療法人工給水舌骨舌肌雙錐轉鼓所得稅除外項目同步收發機同位素比示蹤劑法頭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