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二氘乙烯英文解釋翻譯、聚二氘乙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olydideuteroethylene
分詞翻譯:
聚的英語翻譯:
assemble; gather
【建】 poly-
二氘乙烯的英語翻譯:
【化】 dideuteroethylene
專業解析
聚二氘乙烯(Polyethylene-d₄),是一種特殊的氘代高分子材料。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結構
聚二氘乙烯是乙烯單體(C₂D₄)的聚合物,化學式為 [−CHD−CHD−]ₙ 或 [−CD₂−CD₂−]ₙ。其核心特征在于氫原子被氘(D,氫的同位素)取代,形成全氘代乙烯結構。該命名遵循IUPAC有機化合物命名規則:
二、關鍵物化性質
- 中子散射特性
因氘核散射長度(6.67 fm)遠高于氫核(-3.74 fm),顯著降低中子實驗背景噪聲,成為中子散射研究的理想樣品載體。
- 振動光譜差異
C-D鍵振動頻率(~2100 cm⁻¹)低于C-H鍵(~2900 cm⁻¹),可通過紅外光譜明确區分。
- 熱力學穩定性
氘代使材料熔點提升約2-3°C,玻璃化轉變溫度更高(同位素效應導緻零點能降低)。
三、核心應用領域
- 中子科學:用于中子反射儀、小角中子散射(SANS)的标定樣品,如研究聚合物薄膜界面行為
- 核技術:中子屏蔽材料組件(氘的低俘獲截面特性)
- 光譜分析:消除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氫信號幹擾(如蛋白質折疊動力學)
四、制備方法
通過氘代乙烯單體(C₂D₄)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作用下聚合制得,需嚴格控制氘代純度(>99%)以避免氫雜質影響性能。
參考資料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Neutron Scattering Fundamentals.
- 《氘代材料合成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21)高分子合成章節
-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網絡擴展解釋
聚二氘乙烯是一種氘代高分子材料,其化學結構可表示為[ text{-(CD}_2text{-CH}_2text{)}_ntext{-} ],由乙烯(C₂H₄)中的兩個氫原子被氘(D,氫的同位素,含1個質子和1個中子)取代後聚合而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化學結構與命名
- 單體結構:二氘乙烯的單體為CD₂=CH₂,即乙烯分子中兩個氫原子被氘取代。根據取代位置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異構體(如1,1-二氘乙烯或1,2-二氘乙烯)。
- 聚合反應:通過自由基聚合或催化聚合,形成長鍊高分子,重複單元為-CD₂-CH₂-。
2.氘取代的特性影響
- 物理性質:氘的原子量是普通氫的2倍,導緻材料密度略高于普通聚乙烯,且熱穩定性、振動頻率等性質可能改變。
- 中子散射應用:氘的中子散射截面遠低于氫,因此聚二氘乙烯常用于中子實驗中的樣品容器或屏蔽材料,減少背景幹擾。
3.制備方法
- 通常通過氘代試劑(如D₂O)與乙烯衍生物反應,合成二氘乙烯單體,再經聚合反應制得。需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避免同位素交換。
4.應用領域
- 科研領域:用于中子衍射、中子反射等實驗中,作為對比樣品或環境介質。
- 核工業:作為中子慢化劑或屏蔽材料的組成部分。
- 光學材料:氘代可能改變材料的紅外吸收特性,用于特定光學器件。
5.注意事項
- 成本較高:氘代試劑價格昂貴,導緻材料制備成本遠高于普通聚乙烯。
- 穩定性:需避免與含氫物質接觸,防止氘-氫同位素交換。
若需進一步了解合成細節或具體實驗案例,建議查閱高分子化學或中子散射技術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