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discrimination duty
discriminate against; play it low upon
【医】 discrimination
custom duty; duty; tariff
【经】 customs; customs dues; customs duties; impost; tariff; trade barrier
歧视性关税(Discriminatory Tariff)是指一国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的、高于普通关税税率的特殊关税。这种关税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差别待遇,即对不同的贸易伙伴实施不同的关税标准,而非一视同仁。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汉语释义
在中文语境中,“歧视性”强调“不公平对待”,指对特定国家商品征收高于一般税率的关税,构成贸易壁垒。例如,中国《对外贸易法》禁止任何形式的贸易歧视行为。
英语对应术语
英文“Discriminatory Tariff”中:
该术语在WTO文件中常与“Most-Favored-Nation (MFN) Treatment”(最惠国待遇)对比,因后者要求成员国平等对待所有贸易伙伴。
报复性关税(Retaliatory Tariff)
针对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倾销)加征的惩罚性关税。例如,美国曾依据“301条款”对中国商品加征歧视性关税。
参考来源: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第22条。
特惠关税与反向歧视
参考来源:世界银行《贸易政策报告》。
根据WTO核心原则:
若歧视性关税超出例外范围,可能被裁定违反国际法。
参考来源:WTO官网最惠国待遇原则解释。
2020年美中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约3700亿美元商品加征7.5%–25%的额外关税(高于其MFN税率3%),被WTO专家组认定为违反MFN义务(案件DS543)。
参考来源:WTO争端解决案例DS543。
歧视性关税的本质是通过差别税率破坏贸易公平,其合法性取决于是否符合WTO例外规则。理解该术语需结合国际贸易法框架,尤其关注“最惠国待遇”与“非歧视原则”的边界。
歧视性关税是指一国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高于正常税率的关税,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差异化税率实现保护本国产业、实施报复或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等目的。以下是综合解释:
歧视性关税本质是贸易保护工具,其合法性受WTO规则约束,但实际执行中常引发贸易摩擦。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政策背景,可参考、4、7等来源。
鲍曼氏肌出席的存在分析单片微计算机电脑分析员低工资夺得者附加的遗嘱查验规范条约洪湍交流电整流器家禽螺旋体克雷默-萨诺法里德伯罗瑟雷氏试验缅甸模拟表示法农业总产值漂白槽桡尺远侧关节惹凯氏器肉豆蔻酰胺软硬件生产技术条件受寒数码输入四氰基对醌二甲烷条纹树相交网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