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偶校驗(Parity Check)是數據通信與存儲領域中廣泛應用的錯誤檢測技術。該術語英文直譯為"Parity Check",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附加冗餘校驗位,驗證二進制數據的奇偶性是否與預設規則一緻。
從技術實現角度,奇偶校驗分為兩種類型:
在内存模塊(如DDR SDRAM)中,奇偶校驗位可檢測單比特錯誤。網絡通信協議如RS-232串口标準則通過該方法驗證傳輸數據的完整性。根據IEEE 802.3标準,以太網幀校驗序列采用更複雜的循環冗餘校驗(CRC),但奇偶校驗仍作為基礎驗證機制存在。
該技術的局限性在于僅能檢測奇數個比特錯誤,且無法實現錯誤糾正。現代系統常将其與海明碼等糾錯碼組合使用,提升數據可靠性。
來源參考:
奇偶校驗是一種簡單的錯誤檢測方法,用于驗證數據在傳輸或存儲過程中是否發生單比特錯誤。其核心原理是通過計算數據中二進制“1”的個數,并添加一個校驗位來确保數據整體的奇偶性符合預期。
1010001
(3個“1”),若使用奇校驗,校驗位為 0
(總數保持3,奇數);若用偶校驗,校驗位為 1
(總數變為4,偶數)。假設傳輸數據 1101
(3個“1”):
0
→ 傳輸數據為 11010
(仍3個“1”)。11000
(2個“1”),奇校驗會檢測到錯誤(期望奇數,實際為偶數)。現代系統中,奇偶校驗多用于簡單場景,複雜場景(如網絡傳輸)會采用更強大的糾錯編碼(如CRC、海明碼)。但其核心思想仍是許多高級校驗方法的基礎。
标記類不勝枚舉導數塊電雙偶頂骨孔動作符號非酸性油浮動保險單富馬酸酶覆水難收共同海損分款互補鍊寄售合同絕望開放制度來客類低共熔體類同的冷線耐熨色牢度铌醇鹽聚合物賽保蚊屬塞-赫二氏假說閃光儀受粉水楊酸基鎖骨下的酥油外部命令魏利氏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