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open account agreement
清算賬戶協定(Clearing Account Agreement),也稱支付協定(Payment Agreement),是國際貿易中兩國政府間籤訂的一種特殊雙邊結算安排。其核心在于通過設立專門的清算賬戶,用本國貨币進行記賬和結算,避免使用自由外彙,從而緩解外彙短缺壓力并促進雙邊貿易發展。
核心定義與機制: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相關文獻記載,清算賬戶協定通常規定籤約雙方國家的指定銀行(通常是中央銀行)設立相互對應的清算賬戶。兩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及相關費用(如運費、保險費)不逐筆使用外彙支付,而是由進口方國家的指定銀行将應付金額以本國貨币記入出口方國家指定銀行的清算賬戶貸方;反之,出口方國家銀行則将應收金額記入對方賬戶的借方。協定會規定一個清算期限(如每年或每半年),到期時對賬戶差額進行結算。這個差額通常以黃金、可兌換貨币或增加提供商品與服務等方式清償。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研究報告曾指出,這類協定在二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外彙管制普遍時期較為盛行,是特定曆史條件下促進貿易的重要手段。
關鍵特征:
曆史背景與現代應用: 清算賬戶協定在20世紀中期,特别是二戰後的經濟重建時期以及計劃經濟國家間、或與發展中國家貿易中較為常見。它能有效克服當時普遍存在的外彙短缺和兌換限制問題。隨着全球外彙管制的放松、多邊支付體系的完善(如SWIFT)以及可兌換貨币的普及,純粹的、大規模的清算賬戶協定已顯著減少。然而,在特定情況下(如受國際制裁、外彙危機或特殊政治經濟安排的國家之間),類似原理的變體或有限度的雙邊清算機制仍可能被采用。部分區域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框架下也可能包含簡化雙邊結算的條款,其精神與清算賬戶協定有相通之處。
總結來說,清算賬戶協定是一種政府間約定的、通過雙邊記賬和定期沖抵差額來規避即期外彙支付、專門服務于特定雙邊貿易流的特殊結算制度。
清算賬戶協定是國際貿易或金融合作中,兩國或多國為簡化結算流程、減少現彙使用而籤訂的協議。以下是其核心解釋及特點:
清算賬戶協定(Open Account Agreement)是指協定國雙方通過指定銀行設立專用賬戶,以記賬方式記錄貿易和非貿易交易的外彙收支,僅在特定條件下(如超過額度或協定期限)才用現彙或物資清算差額。其目的是降低頻繁外彙支付的成本和彙率風險。
賬戶設立
協定國雙方的外彙指定銀行互開賬戶,例如中國銀行與對方國銀行分别設立以對方名義命名的賬戶。
結算規則
適用範圍
涵蓋貿易貨款、運輸費、保險費等從屬費用,部分協定還包括非貿易項目(如旅遊、留學彙款)。
典型例子包括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間的雙邊本币結算協定,或曆史上蘇聯與東歐國家通過經互會(CMEA)的貿易清算機制。
如需了解具體協定的操作細則(如信用擺動額比例),可參考來源、的完整說明。
産幼蟲的成型催化劑傳送階段出口包裝出生地點磁光顯示德-菲二氏綜合征登岸等容熱容碘苯對磺酸亞汞電樞停頓接觸聲低壓質譜分析範布倫氏手術鋼絲套圈共同就位道減醚法加氫脫硫過程階梯環絕佳的可持久率累計自然采油量聯合脫氮-脫氫法裂化效率臨時裝配檢查男性化人類發生的三乙錫基神附發作伸展蛋白未被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