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從寬英文解釋翻譯、請求從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appeal for mercy
分詞翻譯:
請求的英語翻譯:
ask for; beg; claim; desire; petition; pray for; request; solicit
【計】 C; request
【經】 application; demand; petition; request; solicit
從的英語翻譯:
follow; from; join; through
【醫】 ab; ab-; e-; ex-
【經】 fm
專業解析
“請求從寬”是一個中文法律術語,指當事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被處分人)向司法機關、執法機關或相關權力機構提出申請,希望獲得從輕、減輕處罰或寬大處理的行為。其核心在于表達悔過态度或提出減輕責任的理由,以期獲得法律框架内相對有利的結果。
從漢英詞典的角度,其詳細含義及對應英文可解析如下:
-
核心含義與英文對應:
- 請求 (Qǐngqiú): 指正式提出要求或申請。英文對應為"plead" (尤指在法庭上懇求)、"request" 或"petition for"。
- 從寬 (Cóngkuān): 指在法律、紀律允許的範圍内,給予較标準或預期更輕的處罰、更寬容的處理。英文對應為"leniency" (寬大、仁慈)、"lenient treatment" (寬大處理)、"mitigation" (減輕) 或"clemency" (仁慈、寬恕,尤指刑罰)。
- 整體翻譯: 因此,“請求從寬”最常用的英文翻譯是"Plead for leniency" 或"Request lenient treatment"。在特定語境下,也可譯為"Seek mitigation (of punishment/sentence)" 或"Petition for clemency"。
-
法律依據與情境:
- 該行為通常基于法律規定的可以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例如,在中國刑法中,自首(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立功(揭發他人犯罪或提供重要線索)、坦白(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犯罪情節輕微、有悔罪表現、積極賠償損失取得諒解等,都是常見的“請求從寬”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
- 情境包括:在偵查階段向公安機關陳述悔罪态度;在審查起訴階段向檢察院提交請求從寬處理的書面意見;在法庭審理階段,被告人或其辯護律師當庭提出從寬量刑的辯護意見(即“量刑辯護”);在判決後申請減刑、假釋時說明理由;在紀律處分程式中請求從輕處理等。
-
目的與效果:
- 目的: 旨在獲得低于法定刑幅度的處罰、適用緩刑、免除處罰或在紀律處分中獲得較輕的處分等級。
- 效果: 是否“從寬”及“從寬”的程度,最終由司法機關或有權機關依法裁量決定。“請求從寬”本身是行使辯護權或申訴權的表現,提供了有利于當事人的信息和理由,是影響最終處理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必然導緻從寬結果 。
權威參考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條款(如第六十七條關于自首和坦白的規定): 該法典是“請求從寬”法律依據的根本來源。具體條款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官網或中國政府網的法律法規數據庫查詢。 (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中國政府網 - 法律法規數據庫)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相關司法解釋: 如《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等,對自首、立功、坦白、賠償諒解等情節如何影響量刑(即如何實現“從寬”)有具體規定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司法解釋)
- 權威漢英法律詞典:
- 《元照英美法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對法律術語的英漢/漢英翻譯具有高度權威性,收錄了如"plead for leniency"等标準譯法。
- 《英漢法律詞典》(法律出版社):廣泛使用的專業工具書,提供法律術語的對應翻譯。
- 專業法律數據庫與平台: 如“北大法寶”、“威科先行”等,收錄了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案例,可查詢“請求從寬”的具體應用實例和法律依據。 (來源:北大法寶 / 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庫)
網絡擴展解釋
“請求從寬”是法律領域的術語,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被調查人主動申請通過認罪、退贓、立功等行為,以争取司法機關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指在司法程式中,當事人基于認罪悔過、配合調查等表現,依據《監察法》《刑事訴訟法》等規定,向辦案機關提出寬大處理的申請。
二、適用情形
- 主動認罪: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罪行(如《監察法》第31條第一項);
- 配合調查:提供未掌握的犯罪線索或協助案件偵破(如《監察法》第31條第二項);
- 經濟補救:積極退贓退賠,減少犯罪造成的損失(如《監察法》第31條第三項);
- 立功表現:有重大立功(如阻止他人犯罪)或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如《監察法》第31條第四項);
- 程式簡化:認罪認罰案件可適用速裁或簡易程式審理(《刑事訴訟法》第15條)。
三、法律依據
- 《監察法》第31條:明确職務犯罪案件中,符合條件者可經批準提出從寬處罰建議;
-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認罪認罰案件可依法從寬處理,包括量刑建議和簡化程式。
四、執行要求
需經監察機關集體研究并報上級批準(職務犯罪案件),或由檢察機關提出量刑建議并移送具結書(普通刑事案件)。從寬幅度需根據具體情節綜合評估,并非必然免除處罰。
補充說明:民間常說的“坦白從寬”雖非直接法條表述,但體現了認罪态度對量刑的影響(參考、3中的通俗解釋)。但需注意,司法機關的從寬處理必須以事實和證據為基礎,不能僅憑口頭承諾。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暗諷的氨基甲酰甘惡邊界線曲線産量折舊法電子質量釣魚者獨立操作系統翻譯描述語言非調諧天線粉防已分光圖杠杆疝帶幹固水泥工資審查含膠體的化學計量學膠乳系統晶膜層集體主義庫存商品的價格波動饋送計數劉琪氏重排作用顱測量法普通文字奇-馬二氏試驗辱罵者塞梅林氏孔燒褐土外僑工人維持生命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