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recursor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前身”一詞的核心含義指事物在演變或轉化前所存在的形态、機構或身份,其英文對應詞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以下是基于權威語言資源的詳細解釋:
機構/事物的先前形态
指某個組織、機構或事物在重組、更名或發展前存在的形式。
英文翻譯:predecessor
例句:
這家銀行的前身是成立于1902年的錢莊。
The predecessor of this bank was a money shop established in 1902.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24頁。
引用參考:商務印書館官網《現代漢語詞典》介紹
宗教或哲學中的前世存在
特指輪回觀念中個體在現世之前的存在形态。
英文翻譯:previous incarnation 或 former existence
例句:
傳說他前身是一位修行的高僧。
Legend has it that his previous incarnation was a highly revered monk.
來源:《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第2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689頁。
曆史延續性強調
使用 predecessor 時側重機構/事物的曆史沿革(如:The League of Nations was the predecessor of the UN)。
來源:Cambridge Dictionary, "predecessor"詞條
個體生命輪回
Previous incarnation 嚴格對應宗教概念(如佛教輪回觀),不可與機構演變混用。
來源:Linguee漢英詞典,"前身"例句庫
中文詞 | 英文對應 | 語義側重 |
---|---|---|
前身 | predecessor | 機構/事物的曆史形态 |
前世 | past life | 個體輪回中的往世身份 |
起源 | origin | 事物産生的根本起點 |
《漢語大詞典》
定義:“前身”為“佛教語,即前世之身”,後引申指“事物演變中原來的形态”。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2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8年,第635頁。
語言學研究
王力(1980)指出,“前身”的語義擴展體現了漢語“以具體喻抽象”的認知模式,從宗教術語泛化為曆史演變概念。
來源: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1980年,第301頁。
通過以上分層解析,可系統掌握“前身”在漢英雙語中的精确語義網絡及使用場景,為學術寫作與翻譯實踐提供權威依據。
“前身”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晉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文獻。
埃皮卡林保磁器扁桃苷标籤字沖鋒陷陣膽管痙攣淡漠性休克疊氮化铯頂蓋冬青茶格氏庫蠓膈中心腱功能設計描述滾珠軸承壓蓋嘩笑活動帳戶計算機輔助質量管理開放法礦區租賃面積聯接器臨界體積利特雷氏結腸切開術芒柄花苷尿道球部的貧窮撲動區間服務值未定義操作微計算機樣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