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e; beryllium; Gl; glucinium
铍(Beryllium)是一種化學元素,在漢英詞典中定義為原子序數4、符號為Be的輕質堿土金屬。其名稱源自希臘語“beryllos”(綠柱石礦物),由法國化學家路易-尼古拉·沃克蘭于1798年首次分離并命名。
物理化學特性
铍的密度為1.85 g/cm³,熔點高達1287°C,是室溫下最輕的金屬之一,同時具備高剛性(彈性模量287 GPa)和熱穩定性。其熱中子吸收截面極低(0.009靶恩),在核反應堆中作為中子反射材料使用。
工業應用
安全與健康
長期吸入铍粉塵可能引發慢性铍病(CBD),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規定工作場所暴露限值為0.2 μg/m³(8小時加權平均值)。醫療領域利用铍的X射線透射性制造低劑量CT掃描儀窗口材料。
同位素與地球化學
自然界中穩定同位素為⁹Be,占地球豐度的100%。主要存在于綠柱石(Be₃Al₂(SiO₃)₆)和金綠寶石礦物中,全球探明儲量約80%分布于美國猶他州斯波爾山礦區。
“铍”是一個多義字,既指一種化學元素,也有古代兵器或中醫器具的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性質
铍(符號Be,原子序數4)屬于堿土金屬,呈鋼灰色,輕質(密度1.85 g/cm³)、堅硬且脆,具有兩性金屬特性,可溶于酸和堿液。其透X射線能力極強,被稱為“金屬玻璃”。
發現與命名
1798年由法國化學家沃克蘭發現,最初命名為“Glucinium”(源自希臘語“甜”),因铍鹽有甜味,後更名為Beryllium。
原子能與核工業
航空航天
因輕質高強(強度為鋼的4倍),用于火箭、衛星結構件及耐高溫部件。
冶金與制造業
讀音與含義
礦物來源
主要礦物為綠柱石(含BeO 9%-13%)和含水矽铍石,産地包括中國新疆、巴西、美國等。
铍及其化合物具有毒性,長期接觸可能引發皮膚病或肺部疾病,需嚴格防護。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分布或工業制備流程,可參考、4、6的原始資料。
标號地址表淡紫放線菌電路雜音對他人動産非法扣押二回羽狀的放射同位素複唇畸胎附帶争論點割線骨粉的硫酸處理滾動溶接鍋爐裝置件過期債權喙鎖韌帶狐狼巨型客機可擦可改寫的隻讀存儲器綠膿菌蛋白盤件判決記錄簿盆腔疝葡萄球菌性支氣管炎強壯型鍊球菌噬菌體全氟煤油篩骨的雙管形腸造口術束縛氣體填充塑料維持電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