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盤狀電泳英文解釋翻譯、盤狀電泳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disc electrophoresis

分詞翻譯:

盤狀的英語翻譯:

【醫】 disco-

電泳的英語翻譯:

electrophoresis
【化】 electrophoresis; ionophoresis
【醫】 electrophoresis

專業解析

盤狀電泳(Disc Electrophoresis),又稱圓盤電泳(Disc Electrophoresis)或不連續電泳(Discontinuous Electrophoresis),是一種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分析技術。其核心在于利用不連續的緩沖系統、pH梯度及凝膠孔徑,使樣品在電場中形成極窄的起始區帶,從而實現高分辨率分離。

一、術語解析與原理

  1. 術語構成

    • 盤狀 (Disc):指電泳過程中樣品在凝膠管中形成的圓盤狀濃縮區帶(Discoid Shape)。
    • 電泳 (Electrophoresis):基于帶電粒子(如蛋白質)在電場中遷移速率差異的分離技術。

      英文全稱:Disc Electrophoresis(縮寫:Disc PAGE),其中"Disc"源自"discontinuous"(不連續),強調其緩沖系統的不連續性。

  2. 關鍵技術原理

    • 不連續系統:
      • 凝膠層:上層為大孔徑濃縮膠(Stacking Gel,pH 6.8),下層為小孔徑分離膠(Separating Gel,pH 8.9)。
      • 緩沖離子:采用Tris-HCl(凝膠緩沖液)與Tris-Glycine(電極緩沖液),形成pH和離子強度梯度。
    • 濃縮效應:樣品進入濃縮膠時,低遷移率的Gly⁻離子形成尾隨離子,高遷移率的Cl⁻離子作為前導離子,迫使蛋白質壓縮成薄層盤狀區帶。
    • 分離機制:進入分離膠後,pH升高使Gly⁻遷移率增大,蛋白質按分子大小和電荷在均一電場中篩分分離。

二、應用與權威性

  1. 核心應用領域

    • 蛋白質純度鑒定:可檢測樣品中微量雜質(靈敏度達1-0.1%),如酶制劑質檢。
    • 分子量測定:通過标準蛋白遷移率計算未知蛋白分子量(誤差±5%)。
    • 臨床診斷:用于血清蛋白、血紅蛋白變異體的分析。
  2. 技術優勢

    • 分辨率:較連續電泳提高5-10倍,可區分遷移率相差1%的蛋白質。
    • 靈敏度:僅需1-100μg樣品量。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經典文獻

    Davis, B.J. (1964). Disc Electrophoresis. Ann. N.Y. Acad. Sci., 121: 404-427. DOI:10.1111/j.1749-6632.1964.tb14213.x

    首次系統描述技術原理,被引超萬次.

  2. 技術指南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Protocols. 鍊接

    權威機構标準化操作指南.

  3. 方法學專著

    Hames, B.D. (1990). Gel Electrophoresis of Proteins: A Practical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詳述盤狀電泳的優化方案及故障排除.


四、技術局限性

注:當前主流已被SDS-PAGE替代,但盤狀電泳仍是理解電泳基礎理論的關鍵模型。

網絡擴展解釋

盤狀電泳(Disc Electrophoresis)是一種基于聚丙烯酰胺凝膠作為支持介質的電泳技術,主要用于分離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其名稱來源于分離後的區帶呈圓盤狀(disk-like)分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點

  1. 基本概念
    盤狀電泳屬于不連續電泳系統,通過調節凝膠孔徑、緩沖液pH及電場強度的不連續性,實現樣品的高效分離。
  2. 核心特點
    • 高分辨率:結合電荷效應、分子篩效應和濃縮效應,顯著提升分離精度。
    • 支持介質:聚丙烯酰胺凝膠可調整單體濃度,形成不同孔徑的網狀結構,適應不同分子量物質的分離。

二、工作原理

  1. 不連續系統
    • 濃縮效應:樣品在濃縮膠中被壓縮成薄層,提高檢測靈敏度。
    • 分子篩效應:凝膠孔徑選擇性阻礙大分子移動,小分子遷移更快。
    • 電荷效應:帶電分子在電場中按電荷密度差異遷移。
  2. 凝膠制備
    由丙烯酰胺和交聯劑甲叉雙丙烯酰胺聚合而成,通過調節單體濃度控制孔徑大小(如7.5%凝膠用于蛋白質分離)。

三、主要應用

  1. 臨床診斷
    • 腎髒疾病鑒别:通過尿蛋白分子量分析區分腎小球病變(大中分子蛋白,如腎炎、腎病綜合征)和腎小管損傷(低分子蛋白,如腎盂腎炎、重金屬中毒)。
    • 多發性骨髓瘤檢測:尿中異常小分子免疫球蛋白輕鍊的識别。
  2. 生物研究
    廣泛用于蛋白質純度分析、核酸片段分離等。

四、優勢與局限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或臨床案例,可參考、5、6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容限薄闆狀的苯基碘别羟基賴氨酸捕獲效應磁性儲存答辯陳述靛藍色二氮雜菲非極性的個人貸款公司公德心工會制度骨髓培養紅豆樹西甯螺内發育期廟寺摩根氏杆菌平填角鋪砌狀上皮強制性的債券漆塗層忍冬栅電流石灰間嗜冷菌受孕工具水飛薊外圍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