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泰勒制英文解釋翻譯、泰勒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taylor system

分詞翻譯:

泰的英語翻譯:

peaceful; safe
【建】 thalline

勒的英語翻譯:

rein in; tie sth. tight
【醫】 lux; meter candle

制的英語翻譯:

make; manufacture; restrict; system; work out
【計】 SYM
【醫】 system

專業解析

泰勒制(Taylorism),又稱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是由美國工程師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一套系統化管理理論。其核心目标是通過科學分析工作流程、标準化操作方法和優化分工,實現生産效率最大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理論核心與原則

  1. 工作标準化

    通過時間與動作研究(Time and Motion Study),将複雜任務分解為可量化的簡單動作,制定最優操作标準。例如,工人搬運生鐵時,泰勒精确計算了單次搬運重量、行走速度和休息間隔,使日工作量從12.5噸提升至47噸 。

  2. 分工與專業化

    主張分離計劃職能(管理者設計流程)與執行職能(工人操作),工人隻需按指令完成标準化動作,減少自主決策帶來的效率損耗 。

  3. 差别計件工資制

    實行“多勞多得”的激勵制度:超額完成标準産量的工人獲得更高單價報酬,反之則降低單價,以此激發勞動積極性 。


二、曆史影響與争議


三、漢英術語對照

中文術語 英文術語 定義
泰勒制 Taylorism 以科學方法優化工作流程的管理體系
時間研究 Time Study 測量完成特定任務所需時間的方法
動作研究 Motion Study 分析操作動作合理性以消除無效勞動的技巧
差别計件制 Differential Piece Rate 按産量階梯浮動工資單價的薪酬制度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泰勒, F. W. (1911). 科學管理原理. 紐約:哈珀兄弟出版社.
  2. 德魯克, P. (1974). 管理:任務、責任、實踐. 哈珀商學院出版社.
  3.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管理學百科全書(第二版),"科學管理"詞條.

泰勒制作為管理學的裡程碑,其科學分析方法至今仍應用于工業工程領域,但現代管理更強調“以人為本”的平衡,以規避其機械化的局限性。

網絡擴展解釋

泰勒制(Taylor System),又稱科學管理,是由美國工程師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在20世紀初提出的一種工業管理理論和方法,旨在通過标準化、規範化的作業流程提高生産效率。

核心内容與方法

  1. 勞動方法标準化
    通過動作和時間研究,分析工人的操作順序與工具使用,剔除冗餘動作,制定最優操作規範。例如,泰勒通過鏟料試驗發現每鍬21磅物料效率最高,據此設計不同規格工具。

  2. 制定标準工時
    研究完成每項任務所需時間,設定合理的工作量标準,避免低效或超負荷勞動。

  3. 差别計件工資制
    根據工人完成标準工時的表現,實行“多勞多得”的激勵制度,鼓勵高效率者。

  4. 工人選拔與培訓
    強調根據技能和體力匹配崗位,并通過系統培訓使工人掌握标準化操作方法。

  5. 管理職能分工
    分離計劃與執行職能,管理者負責制定科學流程,工人專注操作,形成專業化分工。

曆史背景與影響

泰勒制誕生于工業革命後期,傳統經驗管理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産需求。泰勒在米德威爾鋼鐵廠的實踐(1878-1890年)為其理論奠定了基礎。這一制度顯著提升了生産效率,被歐美企業廣泛采用,但也引發争議。例如,工人需適應高強度标準化作業,部分學者認為其“将人工具化”。

現代意義

泰勒制奠定了現代管理科學的基礎,其标準化、量化思想至今應用于制造業、服務業甚至數字領域(如算法優化工作流程)。

如需進一步了解泰勒的著作或具體案例,可參考《科學管理原理》及網頁中的國會聽證記錄。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絕的腸蟲的稠度遞歸文法二甲鎂防滑花紋非流通副本提單輻射能單位貫穿縫術甲基鹵經濟圖表庫存卡擴散物雷馬克氏纖維鹵素-銀鹽反應忙閑度膜性炎木屋排淚管平坦線區特性曲線潛意識的氣球殼七月黴素熱單位人格散列型扇形天線失電子蛻變特許公司網絡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