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生(Viviparous)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一、核心釋義
在漢英詞典中,“胎生”指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内發育,通過胎盤或卵黃囊等結構獲取營養,直至發育為成熟個體後産出的繁殖方式。對應的英文術語為“viviparous”(形容詞),其名詞形式為“viviparity”。
來源:《牛津漢英詞典》(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新世紀漢英大詞典》(New Century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二、生物學特征
胎生是哺乳動物(除單孔類外)的典型繁殖方式,胚胎在母體子宮内完成主要發育過程,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氣體交換和營養輸送。相較于“卵生”(oviparous),胎生幼體的存活率更高,適應環境能力更強。
來源:《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英漢雙解)》(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版。
三、典型動物示例
來源:《柯林斯高級英漢雙解詞典》(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四、術語辨析
來源:《韋氏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7年版。
五、詞源與構詞
“胎生”由“胎”(fetus)與“生”(birth)構成,直譯為“由胎兒形态出生”。英文“viviparous”源自拉丁語 vivus(活的)和 parere(生産),意為“産生活體幼崽”。
來源:《英漢大詞典》(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
“胎生”是生物學術語,指動物胚胎在母體内發育成熟後直接産出幼體的繁殖方式,與“卵生”相對。以下是詳細解釋:
胎生動物的胚胎通過胎盤、臍帶等結構與母體連接,直接從母體血液中獲取氧氣和營養物質,完成發育過程後分娩。典型代表包括人類、貓、狗等絕大多數哺乳動物。
胎生是哺乳動物適應陸地環境的重要進化策略,使後代在複雜生态中更具競争力。
包裝信用狀被子植物素苯海索不動型抗原不公開的聯合差,差别電勢地理隔離低利率政策多糞法師腹中線光電疲乏古老的慣例行政管理協會核穩定合意的産品喉痙攣性咽峽炎基本數學步驟結石溶解克萊頓氏氣苦參子冷凝眉頭内部控制的行為假設球姜氣音字使用于掃描轉換器中的儲存管鐵鎂齊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