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凝的漢英詞典解析及科學闡釋
一、定義與核心概念
"冷凝"(condensation)指物質從氣态轉變為液态或固态的物理過程,通常伴隨熱量釋放。在熱力學中,該現象需滿足溫度降至露點以下且氣壓穩定的條件,常見于水蒸氣遇冷形成水滴的過程。
二、物理過程與能量變化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冷凝遵循公式:
$$
Q = m cdot L_v
$$
其中( Q )為釋放的潛熱,( m )為氣體質量,( L_v )為汽化潛熱。這一過程在工業冷卻系統(如空調、發電廠)中具有關鍵應用。
三、應用領域與實例
四、術語對比與擴展
與"蒸發"(evaporation)相反,冷凝屬于放熱相變,而蒸發是吸熱過程。在金屬冶煉中,"凝華"(deposition)指氣态直接轉為固态,屬于冷凝的特殊形式(《材料科學詞典》)。
五、權威研究支持
劍橋大學熱力學實驗室2023年研究表明,納米級表面結構可使冷凝效率提升40%(參見《Nature》期刊論文DOI:10.1038/s41586-023-06222-1)。美國供暖制冷工程師協會(ASHRAE)亦将冷凝技術列為可持續能源研究重點。
冷凝是物質從氣态轉變為液态的物理過程,屬于汽化的逆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原理
當氣體或液體溫度降低時,其分子動能減少,導緻蒸氣壓下降。若蒸氣壓高于冷凝面的飽和蒸氣壓,物質會通過釋放熱量凝結為液态或固态(如沉積作用)。例如水蒸氣遇冷形成水滴,進一步降溫可能結冰。
自然現象與應用
冷凝是露、霧、雲形成的關鍵機制。在實驗中,常用冷凝管将氣态物質冷卻為液态以便收集。工業上則通過冷凝器實現蒸汽壓縮和冷卻,如冰箱的冷凝盤管。
相關術語擴展
該過程在氣象學、化學工程及日常生活(如鏡面起霧)中均有廣泛體現。
比較法制史底水罰販方納納氏膠質細胞廢絕感歎號固定資産重估公積鼓風機轉子國際法文件橫向校驗黃骨髓計算轉移卷焊式圓筒老化試驗器林産六價堿離子電荷氯氧喹啉青年變形性關節炎軀體感覺組元柔性石墨墊片瑞利線市場擴展階段數字分析員數字轉換私人所有權蒜素制劑童子軍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