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塑性強度英文解釋翻譯、塑性強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lastic strength

分詞翻譯:

塑的英語翻譯:

model; mold

強度的英語翻譯:

intension; intensity; strength
【計】 intensity
【化】 strength
【醫】 intensity; strength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塑性強度”指材料在塑性變形階段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值,反映材料抵抗永久變形的能力。其核心概念與工程應用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漢英對照

  1. 塑性(Plasticity)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産生不可逆變形而不破裂的性質。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材料進入塑性階段,卸載後無法恢複原狀(如金屬軋制、黏土塑形)。

  2. 強度(Strength)

    材料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根據受力方式分為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抗壓強度(Compressive Strength)等。

  3. 塑性強度(Plastic Strength)

    特指材料在塑性變形範圍内的承載極限,通常以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為關鍵指标,即材料開始發生明顯塑性變形時的最小應力(σ_y)。其英文對應術語包括:

    • Yield Strength(屈服強度)
    • Plastic Deformation Resistance(塑性變形抗力)
    • Flow Stress(流動應力,塑性變形所需應力)

二、工程意義與測量标準

塑性強度是材料選型的核心參數,直接影響結構安全性與制造工藝設計: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材料力學基礎定義

    塑性強度表征材料從彈性階段進入塑性階段的臨界應力阈值,詳見工程力學教材《Mechanics of Materials》(R.C. Hibbeler)第7章。

  2. 金屬材料标準

    中國國标《GB/T 228.1-2021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明确屈服強度判定方法(非比例延伸率法)。

  3. 塑性理論發展

    Tresca屈服準則(最大剪應力理論)與Von Mises屈服準則(畸變能理論)為塑性強度計算提供理論基礎。

引用來源:

  1. 國家标準《GB/T 228.1-2021》
  2.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Vol. 210
  3. 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8/E8M-21
  4. Hibbeler, R.C.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0th ed.

網絡擴展解釋

塑性強度并非一個獨立的專業術語,而是涉及材料力學中兩個核心概念——“塑性”和“強度”的綜合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塑性

定義:塑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永久變形而不斷裂的能力。例如,金屬材料被拉伸或彎曲後無法恢複原狀,即表現出塑性。
關鍵特性:

  1. 永久變形:外力超過彈性極限後,材料無法恢複原狀(如橡皮泥被捏變形後保持形狀)。
  2. 微觀機制:晶粒在應力下發生滑移和重新排列,導緻宏觀形變。
  3. 指标:常用延伸率(斷裂後總伸長比例)和斷面收縮率(斷裂後橫截面積縮小比例)衡量。

二、強度

定義:強度是材料抵抗永久變形或斷裂的能力。例如,鋼筋能承受較大拉力而不被拉斷,說明其強度高。
分類:

  1. 屈服強度:材料開始發生塑性變形的最小應力值。
  2. 抗拉強度:材料斷裂前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值。
  3. 疲勞強度:材料在循環載荷下抵抗斷裂的能力。

三、兩者的關系

  1. 對立統一:
    • 高強度材料可能塑性較低(如陶瓷),而高塑性材料可能強度較低(如鋁箔)。
    • 工業應用中常需平衡兩者(如汽車結構件需同時具備高強度和一定塑性)。
  2. 測量方法:通過拉伸試驗可同時獲得材料的強度(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塑性指标(延伸率、斷面收縮率)。

四、實際應用示例


塑性關注材料變形能力,強度關注材料抗破壞能力。兩者共同決定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需根據具體場景權衡選擇。如需進一步了解測試方法或具體材料參數,中的實驗數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奧索利酸變耦器超出電荷從量計稅膽囊粘膜襞低功率邏輯頂部平台冬瓜屬罰金契約輔助裝置共享控制器光源在各方向的總光線發射焦纖維季節調整精神生物學勞務顱長闊指數氯钯酸鉀目标驅動推理甯可偏癱淺系統結構熱陰極含氣整流管軟薄布生物活性挑剔地聽忏悔的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