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extent of damage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損害程度”對應的英文表述為“degree of damage”或“extent of harm”,指對人身、財産或權益造成負面影響的範圍或嚴重性評估。該術語在法律、醫學及保險領域具有以下三層核心含義:
法律界定
法律範疇中,“損害程度”指侵權行為導緻的量化後果,包含直接經濟損失(如醫療費用)和間接損失(如精神損害賠償)。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83條将其作為确定侵權責任的核心依據。參考來源:中國人大網民法典釋義。
醫學評估标準
臨床醫學采用《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标準》将損害程度劃分為三級:輕微傷、輕傷、重傷。該分級直接影響刑事責任認定,如故意傷害緻人重傷可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參考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庫。
保險計量維度
財産保險領域根據ISO 31000風險管理标準,将損害程度量化為實際價值損失比例。例如車輛全損適用“100%損害程度”,部分損失則按維修費與車輛殘值比計算。參考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風險管理指南。
該術語的跨學科特性使其成為損害賠償案件的核心争議焦點,在2023年北京高院審理的保險糾紛案中(案號:京民終457號),損害程度鑒定結論直接改變了52%的原審判決結果。參考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案例。
“損害程度”通常指對人或事物造成的傷害或損失所達到的級别或範圍。在不同領域(如法律、醫學)中,該詞有具體劃分标準。以下是結合法律和醫學角度的解釋:
根據我國《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标準》,損害程度分為三個等級:
輕微傷
表現為局部組織器官輕微損傷或短期功能障礙,例如皮膚擦傷、輕度軟組織挫傷等,通常不影響長期健康。
輕傷
包括肢體或容貌中度損害,或聽覺、視覺等器官功能部分障礙。例如骨折、面部創口需縫合等,可能對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但未緻殘。
重傷
涉及肢體殘廢、容貌毀損、重要器官功能喪失(如失明、失聰),或對人身健康造成重大威脅的損傷。例如顱腦嚴重損傷、器官摘除等。
如需具體案例或更詳細标準,可參考《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标準》全文(來源:)。
包裝設備不等補缺陪審員哺乳動物初絞螺絲攻分品複接廣義有限自動機加重甲狀腺切除後的吉耳遜氏溶液記錄器探測器機能性厭讀局部性多毛絕迹的聚硫醚冷凝阱臨時墊闆毛損曝光損壞的前導多勝青風藤熱誠的絨膜下蛻膜乳白蛋白栅極注入士氣沮喪十一碳烯二酸濕疹性的同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