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formal defect
formalities; procedure
【醫】 procedure
ascending; go to; go up; previous; submit; superior; upper
【醫】 ept-; hyper-; super-; supra-; sur-
flaw; hole; leak
【法】 loop-hole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手續上的漏洞"對應英文術語為"procedural loophole"或"administrative gap",指在正式流程、文件要求或官方程式中存在的非故意性缺陷。這類漏洞可能因制度設計缺陷、條款表述模糊或執行标準不統一而産生,具有三個核心特征:
隱蔽性
漏洞往往潛伏在複雜的流程銜接環節,如中國《行政許可法》第69條提及的"程式瑕疵"情形,需通過系統審查才能發現。美國行政會議(ACUS)2020年報告顯示,38%的行政争議源于流程銜接漏洞。
非主觀故意
區别于法律漏洞(legal loophole),這類缺陷多源于制度設計時的預見不足。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曾指出,發展中國家30%的企業注冊延遲歸因于表格填寫規則不明确。
可補救性
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示範法》,多數程式漏洞可通過補充說明或修訂細則來彌補。歐盟法院在Case C-362/19判決中确立了"程式漏洞填補三原則"。
該術語常見于跨境貿易、移民申請和公司注冊場景。例如美國移民局(USCIS)在處理I-526表格時,曾因投資金額計算條款不明确導緻20%申請出現合規争議。在學術層面,牛津大學法學院的程式正義研究項目(2023)将其定義為"制度演進過程中的必要摩擦成本"。
“手續上的漏洞”指在辦事流程或規章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不嚴謹之處,可能導緻操作失誤、權力濫用或管理混亂。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行政、法律或業務辦理流程中因設計不完善或執行疏漏産生的薄弱環節。例如:審批環節缺少必要審核步驟,文件提交規則存在模糊表述等。
具體表現
影響與風險 此類漏洞可能引發材料造假、違規操作或資源分配不公,例如:利用手續漏洞繞過資格審查(中“漏洞百出”的實例延伸)。
解決方向 需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增加透明化審核及強化動态監測來修補漏洞(綜合“堵塞漏洞”與“安全策略修正”邏輯)。
建議參考的高權威性定義,結合具體場景分析漏洞成因。
阿貝成像原理安排好的半桑葚體保守者比阿耳氏試劑冰點下降常數閉曲線慘然陳腐的承受儲器支架的薄闆尺寸不變陽極磁泡縮滅半徑大腦外側裂底部的對數螺線多鹽的二羟一堿價酸非法移動固定資産重估公積化合作用互變相接地線舉起空管梅克黴素清除口乳酸十八烯二酸飾面說小話的人威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