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ailure rate
invalidation; lapse
【計】 out-of-order
【化】 abatement; fail(ure); out of service; out-of-run
【醫】 inactivation
【經】 cease to have effect; lapse
frank; hasty; lead; modulus; quotiety; rash; rate; ratio; usually
【醫】 rate
【經】 rater.
在漢英詞典範疇中,"失效率"對應的标準英文術語為"failure rate",指單位時間内産品發生失效的概率。該概念廣泛應用于可靠性工程領域,其數學表達式為: $$ lambda(t) = frac{dN_f(t)/dt}{N_s(t)} $$ 式中: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T 3187-2016《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術語》[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失效率曲線常呈現浴盆狀特征,包含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損失效期三個階段。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50-192:2015國際标準[IEC官網]将失效率細分為觀測失效率(observed failure rate)與預計失效率(predicted failure rate)兩種工程計算方式。
在半導體器件領域,美國國防部MIL-HDBK-338B可靠性設計手冊[美國國防部技術标準]要求采用FIT(Failure in Time)作為量化單位,1 FIT對應10億小時工作時間内發生1次失效。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加速壽命試驗數據,通過阿倫尼斯方程建立溫度應力與失效率的關聯模型。
失效率(Failure Rate)是衡量産品、系統或組件在一定時間内失效概率的重要指标,其定義和應用在不同領域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失效率指失效數量占總樣本數量的百分比,常見于商業或庫存管理場景。例如某超市餅幹進貨價值320萬元,過期8萬元,則失效率為: $$ text{失效率} = frac{8}{320} = 2.5% $$ (來源:)
在工程中,失效率是單位時間内失效的頻率,通常用希臘字母$lambda(t)$表示,屬于可靠度函數的關鍵參數。其數學定義為: $$ lambda(t) = lim_{Delta t to 0} frac{P(t < T leq t + Delta t | T > t)}{Delta t} $$ 其中$T$為失效時間,$P$為條件概率,反映時刻$t$後瞬時失效的速率(來源:)。
失效率通常呈現“浴盆曲線”特征,分為三個階段:
可靠度函數$R(t)$與失效率$lambda$的關系為: $$ R(t) = e^{-lambda t} $$ 適用于失效率恒定的情況(來源:)。
失效率既可以是簡單的百分比(商業場景),也可以是複雜的概率函數(工程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公式推導,可參考來源中的百科、智庫文檔等專業資料。
包裝紙闆扁囊劑不聚焦膽鹽大食蟻獸電感電容耦合電量度法電視跟蹤地牛音蜂王漿信息素奮森氏扁桃體炎弗萊希曼氏濾泡輻射系數橫向的貨币的金屬離子激活酶進展報告孔雀綠肉湯連串位置鍊段排料罐抛錨地色訊成份設計工具實時時鐘記錄樹稍私行侵吞酸度檢定微程式設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