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屍冷英文解釋翻譯、屍冷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lgor mortis

分詞翻譯:

屍的英語翻譯:

cadaver; carcase; carcass; corpse; dead body

冷的英語翻譯:

cold; cold in manner; shot from hiding
【醫】 algor; cry-; crymo-; cryo-; krymo-; kryo-; psychro-

專業解析

屍冷(Algor Mortis) 指人體死亡後體溫逐漸降至環境溫度的過程,是法醫學判斷死亡時間的重要早期征象之一。其核心機制為機體新陳代謝停止,産熱消失,熱量通過傳導、輻射和對流持續散失。

一、術語解析

  1. 中文定義

    “屍冷”屬法醫學與病理學專業術語,描述屍體溫度隨死亡時間推移的規律性下降現象。漢語中“屍”指遺體,“冷”即溫度降低,直譯為“屍體冷卻”。

  2. 英文對應譯法

    • 直譯:Postmortem Cooling / Cooling of the Body
    • 學科标準術語:Algor Mortis(拉丁文,意為“死亡的寒冷”)

      該詞為國際法醫學通用術語,強調其作為死亡确證标志的科學屬性(詳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法醫病理學條目)。

二、發生機制與影響因素

  1. 熱力學原理

    死亡後三磷酸腺苷(ATP)停止合成,肌肉産熱終止,屍體通過以下途徑散熱:

    $$

    frac{dT}{dt} = -k(T - T{env})

    $$

    其中 (T) 為屍溫,(T{env}) 為環境溫度,(k) 為散熱系數(受體型、衣着等影響)。

  2. 關鍵變量(引自《中國法醫學實踐》):

    • 環境溫度:低溫環境加速屍冷(如5℃時降溫速率可達1.5℃/小時)
    • 體表面積/質量比:嬰幼兒或消瘦者降溫更快
    • 介質導熱性:水中散熱速度約為空氣中的2倍

三、法醫學應用

屍冷規律為死亡時間(PMI)推斷提供核心依據:

  1. 測量标準:通常以直腸溫度或肝溫作為基準
  2. 時間關聯性(常溫環境下近似值):
    死亡時間(小時) 屍溫下降幅度(℃)
    1-2 0.5-1.5
    3-5 2-4
    8-12 接近環境溫度

四、學術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ICD-11), 2023.
  2. 中國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 《法醫學屍體檢驗技術規範》, 2024修訂版.
  3. DiMaio VJ, Dana SE. Handbook of Forensic Pathology. CRC Press, 2022: 87-93.

網絡擴展解釋

屍冷(Algor Mortis)是指人死後,因新陳代謝停止導緻體内産熱中斷,而體表散熱持續進行,使屍體溫度逐漸下降至與環境溫度接近或略低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機制

屍冷是死亡後最早出現的屍體現象之一。正常人體通過代謝維持約37℃的體溫,死亡後代謝停止,熱量不再産生,但體表仍通過輻射、傳導、蒸發等方式散熱,導緻屍體逐漸冷卻。

2.溫度變化規律

3.影響因素

屍冷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

4.法醫學意義

屍冷是推斷死亡時間的重要依據之一。法醫通過測量屍溫并結合環境條件、屍體特征等綜合分析,可初步判斷死亡時間範圍。

5.特殊現象

部分特殊死因(如破傷風、熱射病)可能導緻屍溫異常,需結合其他屍體現象綜合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屍冷的具體測量方法或案例,可參考法醫學專業文獻或權威百科資料(如)。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苯并[f]喹啉丙二酸乙丁酯船員帶輪單作用壓縮機得獎動态數列風濕性頸椎骨周炎俯下廣義雷諾數關節唇切除術果紅漆罕有合掌消活性氫原子教皇交通運輸開會空中交通管理潰瘍性口炎美安生沒有完成必要的憑證手續配線圖前意識的屈光矯正絨鴨適當飲食雙煉法托巴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