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sobaric spin; isospin; isotopic spin
同位旋(Isospin)是核物理和粒子物理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強相互作用中粒子(如質子和中子)的對稱性。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由“同位”(isobar,指質量數相同)與“旋”(spin,類比自旋)組合而成,強調粒子在強相互作用中的對稱性。
反映核子(質子、中子)在強相互作用下可視為同一粒子的不同狀态,類似自旋的量子态區分(來源:CERN 術語庫 。
量子數性質
同位旋是描述強子内部性質的量子數,取值 $I$。例如:
對稱性本質
強相互作用在“同位旋空間”具有 SU(2) 對稱性,即質子與中子互換時強作用力不變。數學表達為:
$$ H_{text{強}} propto e^{i boldsymbol{tau} cdot boldsymbol{theta}} $$ 其中 $boldsymbol{tau}$ 為泡利矩陣(來源:《高能物理導論》,Springer 。
權威參考來源:
- CERN 術語庫
- 粒子數據組 (PDG)
- Springer《高能物理導論》(ISBN 978-3-540-38628-7)
- 美國物理學會 (APS) 期刊
同位旋是粒子物理學中描述強子内部對稱性的重要量子數,其詳細解釋如下:
同位旋(Isospin)是一種反映自旋和宇稱相同、質量相近但電荷數不同的粒子歸屬性質的量子數。它最初由海森堡提出,用于解釋質子和中子在強相互作用中的相似性。若忽略電磁相互作用,質子和中子可視為同一粒子(核子)的兩種不同電荷态,構成同位旋二重态($I=1/2$,第三分量$I_3=+1/2$對應質子,$I_3=-1/2$對應中子)。
同位旋的第三分量與電荷數$Q$的關系為: $$ Q = I_3 + frac{B + S}{2} $$ 其中$B$為重子數,$S$為奇異數。
阿龍氏試驗奧德外耶氏管膀胱憩室代顧客放款單元詞索引等分子對向擴散地線系統斷食二甲萘胺費耳提氏綜合征告貸鈎吻酸胱氨酸胺核心容器烘模爐禁不起開辟道路空白單元空格布領工離心澆鑄腦腦膜膨出能流密度沛克萊數親筆文據全局公用存儲器說服者數字壓制瞳孔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