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dvance warning
advance; ahead of schedule; bring forward; in advance; move up
shift to an earlier date
【法】 acceleration; anticipate
call the police; give an alarm
【計】 alerting
"提前報警"在漢英對照場景中具有雙重含義,其核心概念指向事件發生前的預警機制。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該短語可對應兩種翻譯體系:
常規場景譯法
作為動詞短語時譯為"raise an alarm in advance",特指在預定時間前啟動警報裝置的行為模式。例如消防演習中"提前5分鐘報警"對應的英文表述為"activate the fire alarm five minutes ahead of schedule"(參考《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2023版)。
技術術語譯法
在安防工程領域則固定使用"pre-alarm"作為專業術語,指智能系統通過數據分析預判風險時發出的初步警示信號。這種譯法已收錄于《IEEE标準術語詞典》第6.3.2章,其技術參數包含:監測數據達到預設阈值80%時觸發的預警狀态。
該術語的權威性認證可參考中國國家标準GB/T 28181-2022《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要求》第4.12條款,其中明确規定提前報警系統(pre-alarm system)需具備至少三級響應機制,包括環境參數異常檢測、模式識别預判和最終警報觸發等關鍵技術節點。
“提前報警”是由“提前”和“報警”組合而成的短語,其核心含義是在危險或緊急情況實際發生前發出預警信號或采取報告行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報警”指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向治安機關報告危急情況或發出緊急信號。而“提前”強調在預期時間或事件發生前行動。因此,“提前報警”可理解為基于預判或監測,在潛在風險演變為實際危害前主動發出警示。
核心目的
主要用于減少損失、争取應對時間。例如,通過監測系統發現火災隱患時提前報警,可避免火勢蔓延;戰争中的“預先警報”則通過特定信號(如鳴36秒停24秒,重複3次)提醒民衆準備防護。
應用場景
與普通報警的區别
|類型 |觸發時機 |典型場景 |
|------------|--------------------|---------------------------|
| 普通報警 | 事件已發生或進行中 | 火災發生、盜竊現場 |
| 提前報警 | 事件發生前 | 災害預警、安全隱患監測 |
補充說明
提前報警的實現依賴于監測技術(如傳感器、數據分析)和信息傳遞機制(如警報器、手機推送)。其有效性需結合公衆應急意識和響應能力。
若需了解具體報警流程或不同國家的預警标準,可參考政府或專業機構發布的指南。
按比例減低表的手術刺毛甘草存倉靛杆菌對接的高級品質工資控制焊接痕建築帳戶膠棉模複制角速度計劃估評法經濟範圍肌切除術技師巨颌的開關控制語句可變費用梅格斯氏毛細管美國松眉棘角蒙牛新蛔蟲排空氫化鈾锆守秩序的同步外籍居留者外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