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vel; spade
鐵鍁(tiě xiān)是漢語中表示一種特定鏟類工具的名詞,在英語中通常譯為"shovel" 或"spade",具體指代一種帶有長柄、寬而略呈弧形的扁平金屬鏟頭,主要用于鏟起、搬運散裝物料(如土壤、煤炭、砂石等)。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解其含義:
核心定義
鐵鍁指由金屬(多為鋼鐵)制成的鏟狀工具,由鍁頭(鏟面)和木制/金屬長柄構成。鍁頭邊緣通常略微上翹,便于盛裝松散物質。其功能側重于鏟、揚、裝卸,常見于建築工地、農田、園藝等場景。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與"鐵鍬"的語義區分
在漢語中,"鐵鍁"與"鐵鍬"常被混用,但部分詞典區分:
來源:《新華字典》(第12版)
Shovel(通用譯法)
泛指所有帶長柄的鏟類工具,強調其鏟取、搬運功能。例如:
來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hovel"詞條
Spade(特定語境)
在英式英語中可指小型鏟具,但需注意:
來源: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spade"詞條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手工工具 鍁》(GB/T 41396-2022),鐵鍁按用途分為三類:
材質要求:鍁頭需采用不低于Q235碳素結構鋼,硬度HRC 40-50。
來源: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GB/T 41396-2022)
"鍁"字最早見于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為"鐵鍁,冶鑄所用,揚煤火之具",指冶鐵時鏟煤粉的工具。19世紀英文文獻中,中國出口的鐵鍁标注為 "Chinese flat shovel"(中國平鍁),以區别于歐美的深鬥鍁。
來源:《中國農具發展史》(農業出版社,2018)
鐵鍁(拼音:tiě xiān)是一種常見的工具,主要用于農業和建築領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鐵鍁是鏟土、沙、碎石等物料的工具,通常由熟鐵或鋼制成,頭部呈長方形闆狀,末端安裝長木柄。它常用于農作物的種植、土地的平整以及建築工程的土方作業。
鐵鍁的同類型工具包括木鍁(木質鏟頭),其他相關詞彙如“鍁镢”(泛指農具)等。
如需更完整的工具分類或曆史演變信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白點圖案半麻醉貝尼凱氏探子操作控制分析城牆充了碳酸氣的單耳聽覺不全電流雜音電石入水式乙炔發生器電網路定律芳烴基父母與子女鈣質減少的格雷姆鹽光化學内轉換骨髓的好心合力曲線甲基硫酸泊爾定來回摩擦音硫化促進劑ZBX内裡氏征盆神經節珀藍氏定律前加速因子竊盜他人身上財物碳酸镅酰鉀調制波退料入庫魏格特氏纖維蛋白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