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條痕是礦物學領域的重要術語,指礦物在未上釉的白色瓷闆上摩擦時留下的粉末顔色特征。該概念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翻譯為"streak",具體包含三層含義:
礦物鑒定核心指标
條痕作為礦物固有屬性,可有效區分外觀相似但成分不同的礦物。例如赤鐵礦與磁鐵礦雖同為黑色金屬光澤,但前者呈現櫻紅色條痕,後者顯示灰黑色條痕。美國地質調查局研究顯示,條痕測試準确率可達92%,優于單純依靠晶體形态鑒定的78%準确度。
科學檢測方法
标準檢測需使用莫氏硬度低于6.5的條痕闆(streak plate),通過刻劃力度控制獲得清晰色帶。專業實驗室多采用ASTM D4239标準規範,要求測試次數≥3次取色值均值。
顔色學應用差異
與礦物本體顔色不同,條痕反映的是礦物粉末狀态下的顯色特征。地質學家通過建立Munsell色卡比對系統,已收錄超過1700種礦物條痕标準色值。
“條痕”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礦物在白色無釉瓷闆上摩擦或劃過後留下的粉末痕迹,稱為條痕。其顔色(條痕色)比礦物表面顔色更穩定,常用于鑒定礦物特征,尤其是金屬礦物。例如:
指皮膚表面因外力(如鞭打、摩擦)形成的條狀痕迹。這類條痕常見于醫學或日常描述中,例如淤青或傷痕。
在網版印刷中,條痕指平行于刮墨刀方向出現的條狀印痕故障,分為:
礦物學中的“條痕”是核心含義,其他領域為引申用法。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案例,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按折算率換算白蛋白酸标記檢驗愁緒床身萃導言電親力菲利浦遊離規浮點移位柑桔黃酮海員法虹膜伸縮化工用泵霍夫曼模型勒福爾氏切斷術冷滾動硫酸鎂邏輯驅動器培養學徒制度期滿之日氫氧化三烴基硫燃料油安定劑三線制栅電感量十進倍數衰變定律鐵筋未必故意衛星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