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餘餾份的裂化英文解釋翻譯、殘餘餾份的裂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建】 cracking of residual fractions
分詞翻譯:
殘餘的英語翻譯:
end; relict; remainder; remains; survivals; vestige
【醫】 R.; remnant; residue; residuum
餾份的英語翻譯:
【建】 cut fraction; cuts; cutter stock
裂化的英語翻譯:
【化】 cracking
專業解析
殘餘餾份的裂化是石油煉制過程中的重要技術環節,指将原油分餾後剩餘的殘餘組分(如常壓渣油或減壓渣油)通過熱力或催化作用分解為輕質烴類的工藝。該過程可提高輕質油品(如汽油、柴油)的産率,同時降低高沸點重質油的比例,屬于煉廠深度加工的核心技術。
從反應機理分析,裂化包含以下兩類形式:
- 熱裂化:在高溫(450-550℃)與高壓下,通過自由基鍊反應使長鍊烷烴斷裂。此方法會産生較多烯烴,但焦炭生成率較高,已逐漸被催化裂化替代(美國化學學會《催化裂化技術白皮書》)。
- 催化裂化:采用沸石分子篩催化劑,在提升管反應器中實現選擇性裂解。催化劑可降低反應活化能,使反應溫度降至480-530℃,并定向生成高辛烷值汽油組分(《石油煉制工程》第四版,中國石化出版社)。
該工藝的應用需綜合考慮原料性質與産物分布。例如,含硫量高于2%的殘餘餾份需預先加氫處理,以避免催化劑中毒及産物硫超标(國際能源署《煉油工業技術指南》)。現代催化裂化裝置通常集成煙氣能量回收系統,實現熱能利用率提升15%-20%的節能減排效果。
網絡擴展解釋
殘餘餾份的裂化是石油加工中的關鍵工藝,主要用于處理分餾後剩餘的重質油組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1.殘餘餾份的定義
- 指石油分餾後剩餘的高沸點、大分子烴類混合物,如重油、渣油等。這些物質在常規分餾(約400-500℃)中無法氣化,因此殘留在分餾塔底部。
2.裂化的目的
- 将大分子烴(如長鍊烷烴)化學分解為小分子烴(如汽油、柴油等輕質油),提高輕質油産率,減少重油浪費。
3.裂化類型與過程
- 催化裂化:在催化劑作用下,于較低溫度(約450-550℃)進行,産物含較多烯烴和異構烷烴,適合生産高辛烷值汽油。
- 熱裂化:高溫(約700-900℃)無催化條件下進行,産物包括乙烯、丙烯等氣體及液體燃料,但易結焦,現多被催化裂化替代。
4.主要産物
- 氣體:C₁-C₄小分子烴(如甲烷、乙烯)
- 液體:汽油、柴油等輕質燃料
- 固體:少量焦炭(需定期清除催化劑積碳)
5.工業意義
- 提升原油利用率,汽油産率可從分餾的約25%提高至裂化後的50%以上。
- 為化工行業提供烯烴原料(如乙烯用于塑料生産)。
注意:該工藝屬于化學變化,與分餾(物理分離)有本質區别。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原料特性選擇催化或熱裂化方式。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日工作者半乳糖耐量試驗報警熔線單粒子模型對數底額外停留期法國山靛泛函方程反限制器飛點掃描數字化儀伏特加酒幹濕陳化試驗果耳氏核鍋盧防垢劑氦氖裡射後室間溝卡洛裡氏囊抗溶細胞素扣除和豁免拉午耳定律裂化柴油龍骨瓣孔啟動唧泵清償能力雙站式造模機四氯對苯二甲酸二甲酯體系差異同時操作頭載數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