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mazonite
天河石(Amazonite)是一種具有獨特藍綠色調的半寶石礦物,其名稱在漢英對照中對應“Amazonite”,源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早期誤認産地。以下是基于礦物學和文化背景的詳細解釋:
1. 礦物學定義與化學成分
天河石屬于長石族礦物,化學式為KAlSi₃O₈,是微斜長石(Microcline)的變種,因含微量鉛元素呈現藍綠色調。其英文名“Amazonite”由德國礦物學家于18世紀命名,最初誤認為産自亞馬遜河,實際主要産地位于俄羅斯、巴西等地(來源:Mindat礦物數據庫)。
2. 物理特性與鑒别
天河石莫氏硬度為6-6.5,折射率1.522-1.530,玻璃光澤,常伴有白色條紋或雲狀包裹體。其顔色成因與鋁-鉛晶格缺陷相關,易與綠松石混淆,但可通過硬度測試區分(來源:美國寶石學院GIA)。
3. 文化象征與曆史應用
在漢文化中,天河石被視為“勇氣之石”,《雲林石譜》記載其用于制作護身符。考古發現表明,古埃及人曾用天河石制作聖甲蟲雕刻,而中國紅山文化遺址出土過天河石飾品(來源:大英博物館藏品記錄)。
4. 現代商業價值
國際珠寶市場将天河石歸類為半寶石,主要用于串珠、雕刻及銀飾鑲嵌。優質俄羅斯料天河石單價可達每克拉20-50美元,顔色以均勻“湖水藍”為佳(來源:國際彩色寶石協會ICA)。
天河石是一種具有獨特藍綠色調的寶石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天河石是微斜長石的藍綠色變種,化學式為$text{K[AlSi}_3text{O}_8text{]}$,含鉀鋁矽酸鹽,并可能含铷、铯等元素。其顔色以深淺不同的藍綠色為主,表面常見白色或綠色網格狀色斑,這是由獨特的雙晶結構(如聚片雙晶)引起。物理性質方面,硬度為6-6.5,折射率1.52-1.57,密度約2.56,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澤。
天河石英文名“Amazonite”源于南美亞馬孫河的傳說,16世紀西班牙探險隊在當地發現綠色美石并命名為“亞馬孫石”,中文譯名“天河石”則更具詩意。在神秘學中,它被稱為“信心之石”,被認為能帶來幸運、增強勇氣,并幫助擺脫負面情緒。
科學界對天河石藍綠色的成因尚無定論:
中國主要産地在四川、内蒙古等地,市場價格跨度較大,例如平安扣吊墜約500元。其價值取決于顔色飽和度、透明度和工藝水平。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完整内容可參考相關礦物學資料。)
擺線式氣表泵殼标題語句臂環分配單位高發熱量估價人古特賽脫試驗固體培養行政審計合乎規定的手續盒式磁帶膠團柯林氏潰瘍類型前綴鍊增長反應路邊花羅夫氏法内處理内轉移胍化作用排尿感覺品質檢驗證書荞麥堿氣動號志稅後淨額報表數據轉換搜索人圖形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