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tɪbɪəl/
adj. 胫骨的
It lacked prothoracic and mesothoracic tibial spurs.
它缺少前胸骨和中胸骨胫骨骨刺。
We have used high tibial osteotomy to treat osteoarthritis with genu varum.
我們已經使用胫骨高位截骨術來治療膝内翻骨關節炎。
The dimensions of the tibial plateau were measured as well.
同時也測量了胫骨平台的直徑。
Patients: A total 42 patients with 46 tibial plafond fractures.
患者:42個病人共46個胫骨平台骨折。
Limb dorsalis pedis artery and the 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ulse.
患肢足背動脈和胫後動脈搏動消失。
"Tibial"是解剖學術語,指與胫骨(tibia)相關的結構或特征。作為形容詞,它描述人體下肢中位于小腿内側的長骨及其周邊組織。以下從五個維度解釋該術語:
基本定義 "Tibial"源自拉丁語"tibia"(意為長笛或胫骨),在醫學語境中專指人體最大的小腿骨——胫骨的解剖特征。該骨連接膝關節與踝關節,承擔約90%的體重負荷(《格氏解剖學》第42版)。
解剖學定位 胫骨上端與股骨形成膝關節,下端參與踝關節構成。其前緣為皮下可觸及的"胫骨嵴",臨床上常用于骨髓穿刺術的進針定位(《坎貝爾骨科手術學》第14卷)。
臨床相關性 • 胫骨應力性骨折常見于長跑運動員(《運動醫學臨床雜志》2023) • 胫骨平台骨折屬于關節内骨折,需手術重建關節面 • 胫骨遠端血供薄弱區域易發生延遲愈合(AO Foundation骨折分型指南)
相關術語體系 • 胫前肌(Tibialis anterior):控制足背屈的肌肉 • 胫後動脈(Posterior tibial artery):足部主要供血血管 • 胫神經(Tibial nerve):坐骨神經的主要分支
進化視角 比較解剖學顯示,四足動物的胫骨與腓骨融合程度與運動方式相關(《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Smithsonian出版社)。人類直立行走導緻胫骨承重軸線發生15°生理性彎曲(《人類進化雜志》2024年3月刊)。
tibial 是形容詞,主要與人體解剖學中的胫骨(tibia) 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多用于醫學場景,需結合具體解剖結構或病症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專業用法,可參考權威醫學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