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異鼠李亭
With the method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he effective component isorhamnetin in ginkgo leaves can reach 96.77 percent.
依上述方法,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異鼠李素提取率可達96.77%。
Serum contents of glutathione, quercetin and isorhamnetin were measured with HPLC. Hepatic glutathione content was also determined with chemical colorimetry.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清中谷胱甘肽、槲皮素和異鼠李素含量,化學比色法測定肝組織中谷胱甘肽含量。
HPLC method with gra***nt elu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typhaneoside(1) and isorhamnetin-3-O-neohesperidoside(2) in total flavonoid extracts of Pollen typhae was established.
建立了HPLC法測定蒲黃總黃酮提取物中香蒲新苷(1)及異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2)的含量。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rutin, hyperin, isoquercitrin, 4,5-O-dicaffeoyl quinic acid and isorhamnetin-3-O-glucoside in 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
目的建立同時測定茵陳中蘆丁、金絲桃苷、異槲皮苷、4,5-O-二咖啡酰奎甯酸、異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為茵陳藥材的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黃酮類化合物,屬于黃酮醇亞類。其化學名稱為3,5,7-三羟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分子式為C₁₆H₁₂O₇。該化合物廣泛分布于多種植物中,例如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的果實和葉子、銀杏(Ginkgo biloba)葉,以及某些菊科植物中。
在生物活性方面,研究表明異鼠李素具有顯著的抗氧化能力,可通過清除自由基和激活Nrf2/ARE信號通路減輕氧化應激損傷。其抗炎作用涉及抑制NF-κB和MAPK信號通路,相關研究已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中報道。動物實驗顯示,該成分對糖尿病腎病、肝纖維化等疾病模型具有保護作用。
從藥代動力學角度,異鼠李素在體内主要通過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代謝,其生物利用度受腸道菌群代謝影響較大。目前該化合物已被納入《中國藥典》部分中藥材的質量控制指标。
isorhamnetin(異鼠李素)是一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其名稱源于植物異鼠李屬(Hippophae rhamnoides),具有以下特性:
化學性質
化學名為3'-O-甲基槲皮素(3'-O-methylquercetin),分子式為$text{C}{16}text{H}{12}text{O}_7$,分子量340.26。它是槲皮素的甲基化衍生物,屬于黃酮醇類化合物。
生物活性
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種藥理作用。研究表明,其可通過清除自由基、調節炎症因子表達等機制發揮作用。不過,由于水溶性較低,常需通過納米載體(如介孔矽納米粒子)提高生物利用度。
應用領域
命名與來源
英文名isorhamnetin源自植物異鼠李(Hippophae rhamnoides),中文音譯為“異鼠李素”。在植物中常以苷類形式存在,需通過提取純化獲得單體。
如需具體實驗參數(如CAS號、純度标準),可參考标準品供應商提供的技術文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