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瀉利鹽
epsomite 是一個礦物學術語,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epsomite 是一種水合硫酸鎂礦物,化學式為 $text{MgSO}_4·7text{H}_2text{O}$。它也被稱為“瀉利鹽”(英文名 Epsom salt)或“七水鎂礬”。該名稱源自英國埃普瑟姆(Epsom)地區,因最早在此地發現。
根據礦物成分差異,存在兩種變種:
在法語中,epsomite 的翻譯為“七水鎂礬”,而英語更常用“Epsom salt”。該詞發音為英式 /ˈepsəmaɪt/,美式 /ˈepsəmaɪt/。
詞性: 名詞
發音: [ˈɛpsəˌmaɪt]
定義: 一種白色或無色的礦物,化學式為MgSO4·7H2O,是一種水合硫酸鎂鹽,常見于沉積物中,也可在幹旱的地區形成。
例句:
用法: epsomite通常用于描述地質學和礦物學領域。可以用于描述礦物的顔色、形态、成分和産地等。
解釋: epsomite是一種水合硫酸鎂鹽,可以在低溫和低壓下形成。它是一種常見的沉積物礦物,也可以在幹旱的地區形成。它的顔色通常為白色或無色,有時會呈現淡黃色或淡藍色。它的晶體形态為八面體,也可以形成針狀晶體。epsomite通常用于制藥和肥料工業。
近義詞: Epsom salt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