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泻利盐
Epsomite(埃普石)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含镁硫酸盐矿物,化学式为MgSO₄·7H₂O,属于单斜晶系。它通常以白色、灰色或无色针状晶体形式存在,易溶于水且味苦,暴露在干燥环境中会逐渐脱水形成无水硫酸镁(MgSO₄)。
名称来源与发现历史
该矿物因英国萨里郡的埃普瑟姆(Epsom)地区得名。17世纪当地矿泉水中首次分离出这种化合物,其泻药特性使其被称为“泻盐”(Epsom salt)。近代矿物学研究确认其为天然矿物,并命名为epsomite。
地质分布与形成条件
Epsomite常见于盐湖蒸发岩层、火山喷气孔或煤层氧化带中。例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温泉沉积物、智利阿塔卡马盐沼均发现过该矿物。其形成通常与富镁流体的低温蒸发或酸性环境下的化学反应有关。
工业与医疗应用
鉴别特征
可通过以下性质与相似矿物(如芒硝)区分:莫氏硬度2.0、密度1.68 g/cm³、遇潮湿空气易潮解,火焰反应呈亮白色(镁离子特征)。
epsomite 是一个矿物学术语,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epsomite 是一种水合硫酸镁矿物,化学式为 $text{MgSO}_4·7text{H}_2text{O}$。它也被称为“泻利盐”(英文名 Epsom salt)或“七水镁矾”。该名称源自英国埃普瑟姆(Epsom)地区,因最早在此地发现。
根据矿物成分差异,存在两种变种:
在法语中,epsomite 的翻译为“七水镁矾”,而英语更常用“Epsom salt”。该词发音为英式 /ˈepsəmaɪt/,美式 /ˈepsəmaɪt/。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