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ɑːmənrɪ; 'ælm-/
複數 almonries
n. 施赈所
Almonry is a place from which alms were dispensed to the poor.
施赈所是向窮人發放救濟品的地方。
Almonry(救濟院)是指中世紀歐洲修道院中負責分發救濟物資的場所或機構,其名稱源自拉丁語“eleemosyna”(意為“施舍”)。這一機構通常由修道院的“施赈員”(almoner)管理,主要職責包括向貧困者提供食物、衣物或小額金錢援助,體現了基督教“慈善”與“濟貧”的宗教義務。
曆史上,almonry不僅是物質援助的樞紐,也承擔社會服務功能。例如,英國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救濟院曾為倫敦貧困居民定期發放面包和啤酒(參考來源:大英百科全書)。部分大型修道院甚至設有獨立建築,兼具臨時收容所功能。
現代語境下,該詞可引申為任何以系統性方式實施慈善活動的組織。例如,法國“聖約翰救濟會”仍沿用“aumônerie”(法語對應詞)描述其社區援助項目(參考來源:法國國家檔案館)。
"almonry"是一個名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核心定義 指中世紀修道院中專門負責向窮人發放救濟物資的場所,中文譯為:
2. 發音與詞源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曆史或宗教語境,例如:
"The medieval monastery's almonry was vital for supporting impoverished villagers during famines."
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英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文獻或曆史研究領域。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牛津英語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