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寒潮的意思、寒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寒潮的解释

(1).寒凉的潮水。 唐 宋之问 《夜渡吴松江怀古》诗:“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宋 梅尧臣 《江宁李谏议》诗:“寒潮日夕至,不与废兴同。”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

(2).气象学上本指冷空气团离开其源地的移动现象。亦指一昼夜内气温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 郭小川 《辉县好地方》诗:“山沟中寒潮时常落脚,暖风却不在此流连。”

(3).比喻险恶的政治形势。 张书绅 《正气歌》:“清明节前一天,一股寒潮突然袭击了 沉阳 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现象,主要特征为剧烈降温、大风及雨雪天气。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标准

寒潮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迅速南下,导致沿途地区24小时内降温≥8℃且最低温≤4℃,或48小时降温≥10℃、72小时降温≥12℃(均需最低温≤4℃)。该现象多发于秋末至初春,3月、10-11月最频繁。

二、形成原因

  1. 冷空气源地:北极、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等地因冬季太阳辐射弱,地表温度可低至-60℃,形成强冷高压气团。
  2. 爆发机制:冷空气不断堆积增强,当气压差足够大时,冷高压如“决堤”般南下,形成寒潮。

三、主要影响

四、地域特征

我国寒潮多从西北、北、西三条路径入侵,影响范围覆盖全国,北方以大风降温为主,南方常伴随雨雪。

(注:如需完整寒潮预警标准或历史案例,可参考中国气象局等政府网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寒潮

寒潮是指寒冷的气流从北方迅速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的气象现象。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寒潮的拆分部首为冫(几点)和水(氵),总共6画。

来源

“寒潮”一词最早来源于《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记载的自然现象。随着时间的演化,人们将此现象用作形容一股突然而且强烈的寒冷气流。

繁体

繁体字“寒潮”为「寒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寒潮”还有一种常用的写法,“寒”字的下方加上一个“水”字旁,写作“冾”,不过这个写法已经很少使用了。

例句

预计本周末将有一股强烈的寒潮席卷整个城市。

组词

寒冷、潮流、冷气、气温、北方

近义词

冰风、寒流

反义词

暖流、暖潮

别人正在浏览...

倍增标金必要産品鄙杂曹事儳互鹑甸挫骨扬灰大后天动脑子饾版肥浓奉稍风月无边负冰革法公共关系学乖调好人后槽哗拉拉毁落笺毫蕉鹿假讬极劳尽世儿军赋蜛蠩坑道两输户流泄论体买命贸货悯恸浓谲炮场凭舟擎榜认军旗蓉城荣慕三邻四舍衰退属茨锁鼻术泰武贪俗阗池天室土犬外强中干望风希旨忘年交王生韤瓦檠诬怪五技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