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铸局的意思、鼓铸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铸局的解释

元 代制造钱币的官署。《元史·百官志八》:“诸路宝泉都提举司, 至正 十年十月置。其属有鼓铸局,正七品;永利库,从七品。掌鼓铸 至正 铜钱,印造交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铸局是中国古代官府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铸造金属货币(主要为铜钱)及部分金属器皿,其名称源于“鼓风冶铸”的工艺过程。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历史职能及文献依据角度分述:


一、字义解析

  1. 取《说文解字》“鼓,击鼓也”引申义,指鼓动风箱以助熔炉燃烧。古代铸币需以风箱(鞴)鼓风提高炉温熔化金属,如《天工开物·冶铸》载:“凡铸铜钱……用风箱鼓扇成模。”

  2. 《说文》释为“销金成器”,即熔化金属浇铸成型,特指钱币铸造。《汉书·食货志》云:“铸作钱布皆用铜。”

  3. 意为官署机构,如宋代设“铸钱监”,元代称“鼓铸局”,属中央或地方管辖的生产单位。


二、历史职能与演变

  1. 核心职能

    统一管理铜矿开采、钱币设计、熔铸及流通监管,防止私铸。如《宋史·食货志》载:“诸路铸钱监,岁课铜锡铸钱。”

  2. 典制沿革
    • 唐宋时期:设“铸钱监”,由少府监或户部直辖(如唐代“开元通宝”由洛、并、幽等州钱监铸造)。
    • 元明清时期:正式定名“鼓铸局”。元代《至正条格》规定:“各路设鼓铸局,掌铸至元通宝。”清代《皇朝文献通考》载:“各省鼓铸局岁铸钱解送户部。”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清史稿·职官志》

    “宝泉局、宝源局隶户、工二部,各省鼓铸局统于布政使司,铸钱曰‘宝×’(如宝浙局、宝福局)。”

  2. 《续文献通考·钱币考》(明代王圻)

    详载元代鼓铸局分布及岁铸额数,如“至元二十四年,江西行省鼓铸局岁铸铜钱三万余贯”。

  3. 《康熙字典》释“铸”

    引《周礼·考工记》“凫氏为钟,铸金为刃”,印证“铸”为金属熔铸之本义。


四、文化影响

鼓铸局不仅是经济管理机构,更承载技术传承。如明代《宣德鼎彝谱》记载铸铜工艺,清代《匠作则例》规范钱模雕刻技艺,反映古代冶金与货币文化的融合。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鼓铸局”是元代设立的官方机构,主要用于钱币铸造和管理。以下为详细解释:

1.词义与定义

2.历史背景与层级

3.运作与意义

4.相关文献

鼓铸局是元代经济管理的关键部门,其设立和运作体现了金属货币与纸币并行的货币政策,对研究古代金融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白茅半袖背包客崩骞觱沸藏名程策陈锡赤烘烘鹑笼蹿蹦丹江口水利枢纽大阮登兴端人正士燔燎泛涌飞天祸飞炧丰镌分厘橄榄石拱手听命鬼盖故叶狠声赫胥氏晃晃欢实鹄形菜色降心俯首藉端惊呀金华仙伯绝壁惧思空类跨跃趔趔趄趄路垂律座弥蔓墨竹亭盆池强族七兵气管炎孺子牛十分惺惺使九分收当手集寿衣调试条形磁铁铁碇脱除微班委蕤伟兆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