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aste]
(2) 通常为面粉或淀粉及水的制剂,用作联结纸张或其它物质的一种胶泥(如在书籍装订时)
(3) 装在干电池负电极附近含有电解质的糊状或膏状媒质
(4) 用于湿法磁性颗粒探伤的糊状铁磁材料细粉
糊剂是一种半固态糊状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及其他工业领域。其核心特点在于含有大量粉末成分,兼具硬度高、吸水性好、油腻性低等特性。以下从不同领域进行详细解释:
糊剂由固态原药、分散助剂和液态基质组成,液态基质通常为水或油性物质。根据应用场景不同,粉末含量差异较大,医药糊剂粉末占比可达25%-70% 。
分类与成分
作用与适应症
糊剂可吸收脓性分泌物,且因粉末孔隙结构不影响皮肤排泄,适用于亚急性皮炎、湿疹、结痂或轻度渗出性皮肤病。
糊剂的核心优势在于多孔吸湿性和低油腻感,使其在皮肤保护、工业粘合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搜狗百科、中医制剂等权威来源。
糊剂是指一种粘合材料,它可以把不同的材料黏结在一起。糊剂通常是一种粘性较强的物质,可以用于黏贴纸张、布料、木材、石头等。在制作手工作品、搭建模型或修复物品时,糊剂是非常常用的工具。
糊剂的拆分部首是米(米饭的米)和糸(红色绳子的糸),属于左右结构的汉字。它的笔画数为15画。
糊剂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起初是指一种用来糊合装订书籍的黏合剂。汉字的繁体字形为「糊劑」。
在古代,糊剂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字形为「麮」,在上面加了一个刀旁。这个刀旁表示糊剂最初是用刀子糊合书籍的。
1. 请使用糊剂把这两张纸黏在一起。
2. 我们可以用糊剂来修复这个破损的陶瓷。
3. 小明正在用糊剂制作一个模型飞机。
糊剂常常和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例如:
1. 木工糊剂
2. 橡胶糊剂
3. 瓷砖糊剂
4. 蓝胶糊剂
近义词:胶水、黏合剂
反义词:分离剂、溶剂
【别人正在浏览】